第A04版:新乡·经济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1日 星期

“让每名留守儿童都成为快乐天使”
——退伍军人周普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长记

本报记者孙保军

周普,一名40岁出头的中年汉子,一名优秀的复员军人。20多年来,他退伍不褪色,扎根乡土,艰苦创业。2002年至今,他自筹资金累计达600余万元,在家乡创办起了留守儿童学校——获嘉县太山实验小学。目前,已吸收了周围8个乡镇的70余个村庄里的500名孩子在校读书。

周普创办农村留守儿童小学,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让每名留守儿童都成为快乐小天使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创业艰难坎坷多。回望周普走过的艰难办学路,途中洒满了拼搏和进取的心血与汗水。

发扬军人顽强精神坚定创业必胜信心

1990年12月份,刚满16岁的周普积极响应祖国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火热的军营,立志为保卫祖国效力。他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苦练过硬军事技术,多次荣获部队嘉奖,连年被评为优秀士兵。由于他政治立场坚定,军事训练表现出色,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普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锻炼出了吃苦耐劳、永不言败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正是这种意志和精神,为他退伍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3年年底,周普从部队退伍返乡,就决心自己创业,从重活、累活做起,干出一番事业来。他和几个退伍战友商议成立了一个工程队,一起承包地下排水管道的施工。开始许多公司都因为他们没有施工经验,不愿意与他们合作。面对人家的重重疑虑,他在一家公司领导面前立下军令状:“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决不要一分钱!”

这家公司领导看周普态度坚决,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分包给了他们一段工程。周普接到施工任务后,虚心向有经验的施工队请教实施方法,聘请懂技术的师傅担任施工顾问,边干边学。为争取时间,追赶进度,他和大家一起吃住在工地,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苦干实干,连续作战,终于克服种种困难,以优良工程标准提前20天完成了施工任务,受到中铁集团沁阳火车站项目部领导表彰。

施工队首战告捷,周普美名远扬,承接的工程越来越多,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事业越做越大。后来,周普又瞄准市场需求,先后创办了小型水泵厂、生活超市、建筑公司,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周普创办经营的这些实体企业所积累的资金,也为他日后自筹资金在家乡创办留守儿童小学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扎根乡村创办小学

2002年,周普看到,在自己的家乡,各村都有不少留守儿童。由于农村没有幼儿园,大多数农村也没有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照看下,吃饱穿暖没多大问题,严重的问题是得不到应有的文化知识教育。周普暗自思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文化知识是孩子起飞的翅膀,决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他下定决心要在家乡创办一所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及食宿服务的小学。

周普办学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资金短缺问题,学校起步阶段,周普就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学校的后续建设遇到了资金困难。为填补资金缺口,周普上下求人,四处筹款。他首先说服家人拿出所有的存款,又向亲朋好友借钱,还到银行申请办理抵押贷款;甚至压缩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学校建设上。十多年来,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周普已累计投入资金高达600余万元。目前,一所教学、办公面积达4000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获嘉县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小学,已座落在太山镇太山村大地上。学校现有教职工39人,在校学生500余名。

周普深知,提高教师水平,保证教学

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办好学校的重要环节。打铁先得自身硬。身为学校校长的周普一是从自我做起,他一方面认真阅读有关介绍学校管理的书籍,另一方面拜访本县优秀学校校长,向他们学习管理经验。同时,在办学实践中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探索总结管理新模式,使自己尽快由外行转变为内行。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抓好对教职工的学习培训,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做教书育人的优秀园丁。

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校学生学习知识扎实,为以后升中学、考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该校走出的大学生李科峰,2003年6岁时入校读书,2008年毕业升入初中,后考入武汉大学连读博士生。

倾心播洒爱的阳光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目前,在获嘉县太山实验小学500余名学生中,有271名是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达50%以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期间吃住在学校。为让孩子在学校有家一样的温暖感觉,周普坚持“软硬两手抓”的工作方法,千方百计为他们营造快乐学习、开心生活的环境。

所谓硬,就是坚持高标准搞好硬件建设,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在优美的校园中学习。

所谓软,就是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和生活。周普对留守儿童学生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在生活上关心、从思想上教育,为他们排忧解难,使留守儿童从他那里感受到父亲般的温暖与关怀。

为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周普建立起了留守儿童学生档案,为区分不同情况,因人而异精准做好留守儿童学生工作提供了依据。为方便住校留守儿童和长年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学校开通了“亲情电话”,架起孩子与父母感情沟通的桥梁,有效地解决了个别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失联的问题。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对学习差的留守儿童实行了“一对一”帮扶计划,让每个留守儿童学习不掉队,进步

不落伍。建立与学生谈心制度,周普无论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和学生谈心,及时为有思想压力的学生做疏导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学生李洁的父母离异,她随父亲过,生活很不方便,因此思想苦闷。周普在谈心中了解情况后,就安排妻子关心李洁的生活,定期带着她洗澡,给她购买四季新衣,使她重新快乐起来。

作为民办农村留守儿童小学,周普制定的入学收费标准明显低于其他小学。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对有困难的学生家庭,区分不同的困难程度,又出台了相应的优惠办法。对暂时缴费有困难的学生家庭,执行延时缴费措施,让学生先上学后缴费;对一次性缴齐学费有困难的学生家庭,执行定期分次缴费的措施;对确实没能力缴齐学费的学生家庭,执行减免部分学费的措施;对家庭发生突然变故,生活陷入困境的学生,给于适当生活补助。学生齐爱华,父母双亡,周普不但减免了她的全部学费,每月还另外补助给她100元现金,一直持续至她两年后毕业。学生张丽,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离家出走,周普看张丽家经济拮据,就减免了她的全部学费。目前,有30户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1个孩子,在获嘉县太山实验小学读书。周普对这些家庭的孩子每人每学期减免500元学费之后,再补助500元生活费,为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增添了动力。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周普退伍不褪色,扎根乡村,创办农村留守儿童小学的义举,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扬。2012年,周普当选为获嘉县第八届政协委员,市、县两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还多次授予他和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民办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周普非常庆幸自己曾是一个兵。他说:“是3年的军营生涯锤炼出了自己坚强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永远做到退伍不褪色,继续办好获嘉县太山实验小学,不断扩大学校规模,为更多农村留守孩子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让每名留守儿童都成为快乐天使。”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