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青春通讯员任桢李柯杞
“我现在的退休生活美得很,每天来社区陪这一票戏友拉琴练戏,感觉很充实,很有幸福感。”3月4日一大早,一阵悠扬的板胡曲从振中街办事处金阳社区居委会的戏曲苑响起,紧接着就是一段精彩的豫剧唱段。伴奏者郑西崇是社区居民,让人想不到的是,几年前还在自学板胡,如今已是社区艺术团戏曲组的行家里手。
像老郑这样在家门口找到一项爱好的居民在该社区并不少见。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闫新运说:“我们按照办事处要求高标准打造社区阵地,服务功能和便民设施越来越完备,群众和党支部关系密切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
近年来,高新区振中街办事处借助文明城市创建等有利时机,在辖区的8个社区高标准开展社区提升建设工作,按照“一有七中心”的标准,打造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设置戏曲苑、书画室、红色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新时代体验室等,真正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形成积极影响,收到
良好效果,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老典型有了新面貌
“这样一收拾,怪好看,更洋气了。”在启明社区文体健身广场,看着正在装修的社区服务中心,居民夏素民啧啧称赞。80多岁的她,见证了启明社区多年来的变化。
2003年7月,启明社区建成投入使用,是新乡市社区整合后最早建成的76个社区之一。在各级各部门的领导下,该社区发掘优势,创新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等数十项荣誉称号,成为全市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
振中街办事处副主任李力兼任启明小区党支部书记,10多年的基层社区工作经历让她感触颇深,她说:“荣誉只是一时的,保持先进的法宝就是持续创新发展。”近几年,与几个新建社区的硬件条件相比,启明社区在服务环境方面的确不占优势了,要为群众提供更好的
服务,就需要及时对服务设施进行提升改造。
记者在现场看到,启明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所在的办公楼外观已经整修完毕,焕然一新的楼体上鎏金的标语十分醒目,与楼下红色背景的宣传栏搭配起来和谐美观。同时,楼体内部尚在紧张施工,楼体将会加装电梯,之前的功能活动室划分更加科学合理,空间都有提升;原本在三楼的便民服务大厅将挪到二楼,面积也将扩大一倍。
各社区齐建“幸福亮点”
无论是以启明社区为代表的老典型,还是像振兴社区这样的新先进,在振中街办事处的各个社区中,社区阵地提升建设的高潮一浪强过一浪。各个社区不断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设施标准,并各自打造特色“幸福亮点”。近期,启明、华天、双拥、振兴、金阳和东升6个标准化社区全部通过省民政厅考核验收。
为了向辖区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
的服务,金阳社区专门腾出2间房子,针对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开设了老年康复站,有专业的志愿者每天运用棍针、刮痧、艾灸等技能,为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振中街办事处充分挖掘各个社区文化资源,完善社区文体硬件设施,本着“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原则,采取一室多用的方法提高办公用房使用效率。各社区规范居民活动室的设置,重点打造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双拥社区打造了居民办事大厅,改善了居民办事环境,提升了办公环境;华天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进行再提升,改柜台式便民服务台为吧台式,社区阵地服务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振中街办事处高度重视社区建设,以改革创新思路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为提升社区品位、推动社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新区振中街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周正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