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3月8日 星期

实干定能发展

原阳县脱贫摘帽“百日会战”誓师大会。 卞瑞峰摄
1月31日,原阳县举行春节团拜会,来自全县各条战线的代表欢聚一堂,分享收获的喜悦,互致新春的祝福,畅谈美好的未来。        王学伟摄
原阳县新城区实景图(拍摄于2017年9月1日)
卞瑞峰摄
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豫北地区原阳分会场    马啸摄
原阳县组织机关干部参观学习。
王学伟摄

——原阳县2018年工作回眸

悠悠黄河水,润物细无声。

在母亲河的润泽下,原阳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走出了张苍、陈平、周勃、娄师德、韦思谦等15位宰相,被誉为“宰相之乡”;也留下了“毛遂自荐”“跪履三约”“唾面自干”等180个相关的成语典故,是名副其实的“成语圣地”;在黄河水淤平改良后的土地上种出的大米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原阳大米”被誉为“中国第一米”,是全国闻名的特产名片。

在给原阳丰厚馈赠的同时,黄河也给原阳人民带来了贫穷困苦。原阳境内的黄河滩区占了跨度最长、面积最大、滩区人口最多3个“全省之最”,全县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居住在滩区,让这里成了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原阳县2002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穷根就深深扎在这让人爱之深、痛之切的黄河滩区。

改革开放以来,原阳县广大干部群众怀着对家乡的挚爱,用战天斗地的豪情在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让原阳以可见的速度发生着神奇变化。

尤其是2018年,原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2643”战略,整体工作保持了“快、进、好、足”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七县(市)第一位,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家居、食品两大主导产业迈向百亿目标,“中国制造2025”新乡示范区落地原阳,喜获“省级园林县城”“首批国民休

闲旅游胜地”等多项殊荣,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原阳县从2015年的第90位升至2017年的第35位,两年晋升了55个位次,2018年继续保持了好的态势和气势。原阳县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好评。

干部冲锋在一线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以来,原阳县委提出了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拼在一线的一线扶贫工作法,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问题多的地方,在一线锤炼好作风,使出拼劲、狠劲、韧劲,谋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倒逼问题和责任落实。

常委班子以身作则,重心下沉,深入乡村和贫困户家中,现场督促指导,帮助解决问题;所有县级干部每月8天一线督导指导,每周蹲点驻村一次,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一线推进工作……“‘一线工作法’推行以来,原阳县上下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哪里工作任务重、困难多,哪里工作差距大、短板多,哪里工作情况复杂、矛盾多,那里就是一线,领导干部就要到那里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就攻克什么困难。”原阳县委书记郭力铭表示。

“一线工作法”不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成了原阳县各条战线策马前行的“马鞭子”,推动了该县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城市建设力度前所未有,投资总额达到4.15亿元。“十纵九横”19条道路建成通车,多条断头路打通,老城区主要道路全部改造到位,黄河大道3个渠化岛建成投入使用,主要干道隔离护栏、交通信号灯安装到位,管网、绿化、亮化等设施同步配套。文化公园、文化步行街和高杆灯游园、电业局油厂旧址游园建

成开放,新改建公厕11座,投放共享单车600辆,供水项目新增用户2000户,燃气项目新增8100户,“四馆一中心”即将投用,城南引黄调蓄工程用地获批。CBD中心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建设,城市建设的力度、项目建设的数量、投资的额度均创历年之最,城市面貌变化有目共睹。

乡村振兴方面,粮食总产达到9.5亿公斤,乡村振兴“340”示范工程启动实施,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二十六届原阳大米节、首届原阳旅游节,美食节、年货节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园区建设方面,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37亿元,增长3.6%;主营业务收入35.86亿元,增长5.8%;税收1.75亿元,增长17.3%。

“三网”建设方面,郑济高铁、G327拓宽改建、G107官渡黄河大桥及连接线等省、市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配合到位,焦韦线、官厂迁建安置区外连路、蒋庄沙圪垱林场鹿岛房车小镇外连路和121个通村道路项目建成通车,黄河大堤堤顶道路开工建设,黄河控导工程连通路正在招标。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展开,国家储备林项目启动实施。堤南灌区水源工程改造、祥符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成投用,天然渠、天然二支、九支一斗及王村斜排完成治理;生态造林完成6500亩,幸福路两侧景观绿化和北临林果带完成建设。

全面优化环境增强发展后劲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过去凭借减税让利,通过拼资源、拼政策换得了外商投资的青睐;今后更需拼服务、拼信用、拼环境,营造持久的吸引力。

原阳县对重大招商项目明确一名副县级领导作为项目服务官,指定一个县直单位作为项目帮办服务单位,对项目进行全程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项目建设和投产率。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例,每半月召开一次由企业和帮办服务单位及各职能部门参加的项目推进会议,听取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方案,涉及到的部门列出解决时限并由县委督查委员会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使企业全心投入项目建设中。

与此同时,在原阳县城东部规划40平方公里的中国制造2025新乡示范区,分设高端制造、新型装备式建筑等功能区;扩容了县产业集聚区,面积由12.7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为项目入驻提供平台;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高城市发展承载能力,扩大容量,全方位承接项目落地。

2018年,原阳县生产总值完成122.58亿元,增速居七县(市)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增速居七县(市)第二位;财政收入完成10.01亿元,增速居七县(市)第二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增速居七县(市)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增速居七县(市)第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增速居七县(市)第四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7.8亿元、贷款余额105.96亿元,分别增长12.6%、7.2%。

随着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原阳县优势日益凸显,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后发优势不断增强。

2019年,原阳县将把项目建设作为总抓手,聚焦重点、抓住关键、完善机制、强化保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85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5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亿元,增长15%以上;税占比达到65%以上。全年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34个,总投资1226.5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2个,总投资1206.8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97.19亿元。

“摘帽”指日可待发展持续惠民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让群众得到实惠。

2018年退出省级贫困县序列,是上级党委和政府交给原阳县的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紧盯如期摘帽退出、2020年全面小康总体目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打好“四场硬仗”,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四项工程”,深入开展“四创四扶四评”,扎实开展逐户过筛、整村推进和示范村创建工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总攻战,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基本摆脱全省落后局面;2017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在2018年核查的全省33个预脱贫县中排名靠前,自评达到退出标准,并顺利通过市级初审。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推进,全县10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70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6%,县自评和市初审结果达到贫困退出标准,脱贫摘帽在望。

生态建设也是民生。原阳县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持续加强,建筑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有效遏制,建成清洁型煤配送中心5家,完成“双替代”改造10000户,农村天然气新安装用户12000户,建筑节能改造完成19.2万平方米,整治“小散乱污”企业21家,治理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12家,抽检重型车辆1585辆,空气自动监测实现县域全覆盖,优良天数较去年增加2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7.2%和17.6%,空气质量排全市县(市)、区第三名。

民生要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实效,综治平安建设深入推进,首次实现全年无命案发生;扫黑除恶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宗教场所得到规范;诉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全面建立,信访案件数、法院受理案件数双双下降,整体工作全市领先。

省、市交办和县承诺的就业、教育、交通、城建等“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达到85.3%,各项民生实事较好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圆满收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国领先;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消除“大班额”做法全市交流推广;县图书馆新馆实现图书上架,178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13个乡(镇、办事处)文化站、458个农村书屋全部免费开放;卫计残联综合楼建成投用,275个标准化卫生室建成投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家庭医生智能化签约在全市领先;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城镇新增就业等多项工作全市领先,“支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国家试点县”工作成效明显;养老保险“四个不出村”、三级服务平台建设全国领先,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及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保整合全市领先。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速,“12345”平台开通运行,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

原阳县实现高质量发展,靠的是全县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精神追求,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

原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保明表示,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党员干部要继续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永不自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为原阳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