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明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为扎实做好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我市讲好新乡廉政故事,拧紧思想“总阀门”,强化党员干部“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的能力。
警示教育不放松以案促改常态化
前段时间,在一场由副市级以上领导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单位一把手等参加的全市警示教育会议上,通报了我市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市委书记张国伟就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持续深化以案促改提出具体要求。案发单位的负责同志进行表态发言:“我单位先后连续两任主要领导因腐败问题落马,这对党组织来说是损失,对整个人防系统来说更是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新一届领导班子必须认真从路德江、秦芳丽案件中吸取深刻教训……”面对在场的600多名党员干部,市人防办的负责人毫不避讳,说出上述一番话。
据悉,为强化警示教育,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一批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向案发单位下达《以案促改通知书》,指导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在会上“点名道姓”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同时,督促相关单位深挖问题根源,研究案发规律,整改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制度,消除廉政风险点。
党员干部不能有“看客”心态,不能把教训当成故事听。案发单位除了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案件剖析会进行查摆剖析外,还把以案促改工作方案、问题清单、整改方案、制度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公开公示,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监督评议。市以案促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则通过反馈、约谈、通报、问责等形式,推进以案促改工作落到实处,从根本上遏制同一地区、同一部门、同一单位重复发生同类违纪违法问题的现象。
开展送纪进基层廉政教育更精准廉政教育不仅要突出警示作用,更要积极创新,精准发力,才能起到教育效果。在工作中,市纪委监委归纳和梳理出了基层存在的几类突出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几类问题讲透彻、说明白,让基层党员干部愿意听、记得住。
“没有穿靴戴帽,没有空话套话,我市反腐形势是啥样、基层干部该咋干,这些‘干货’接地气、味道辣,能够起到红脸出汗的效果。”在延津县,一名党员听完宣讲后说道。(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