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殿芳)记者昨日从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多管齐下,从优化路线、发展铁路运输、应用电动汽车等方面,进一步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大型货车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据了解,我市“控车”工作目前最大的“瓶颈”是运输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区环城快速交通系统尚未形成,107国道穿城而过,日均车流量达8万辆,80%左右为货运车辆,特大货车占比超30%。铁路运输仓储站点布局不合理,主要的集装箱站点位于市内,大量集装箱货车必须通过城市主干道,带来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
为突破“瓶颈”,今年我市首先将规划好大环路,在现有路网结构的基础上,优化设计过境重型车辆线路,加快新建绕城环城道路。其次是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和多式联运,配合做好既有铁路线路扩能改造、设备升级,提高铁路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铁路运输量,形成辐射资源腹地、服务工业园区的区域地方铁路网。完善市内铁路站与物流园区、集装箱中心站、重点企业的无缝衔接。
同时,我市将加快推行新能源纯电动运输车辆,使其承担铁路货场与物流园、产业园、工业园、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集散地之间的货物运输,主推“控车”工作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