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月28日 星期

潜心科技筑梦路谱写电力新篇章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新乡供电公司创新领军人物、退役军人拜克明

本报记者孙保军文/图

在河南省电力系统乃至国家电网行业,提起国网新乡供电公司科技创新组组长拜克明,大家无不齐声夸赞:从一个退役军人转战电力工业一线,35年栉风沐雨,刻苦学习,致力创新,成为一名跨专业复合型技术专家。他从一个电力工人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中原大工匠入围奖,他是教授级高级经济师、主任工程师、高级技师评委专家、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河南省重大建设项目专家,担当河南省和国家电网公司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军人才。近日,记者到国网新乡供电公司,见到了这位不断创新、才华横溢的电力专家。

释放“创新引擎”,电力发明助推科技进步

1984年,拜克明从部队退役,到国网新乡供电公司工作。30多年来,他在电力工人、技术员、工程师、技术组长等多个岗位锻炼成长,从电力系统自动化到无线负荷管理、从电力营销技术到城区居民用电保障,拜克明以创新来引领电力科技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成绩,成长为河南省和国家电网公司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物(如图)。1990年,拜克明接任了国网新乡供电公司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负责人一职。他经过无数次地认真分析和实地调查,拿出了《新乡供电区负荷管理系统轮次限负荷方案》,让电力供应紧张的新乡电网进入到了规范有序的运行中。拜克明创建的新乡供电区负荷管理系统在全省创下了三个第一:第一个通过部颁标准的实用化验收。第一个完成电网迎峰度夏期间的负荷管理系统安装任务,并直接投入运行。第一个预购电应用率全省第一。2000年,拜克明利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通过查阅、

分析、鉴别实际用电和理论用电的数据反差,发现了十多起大宗工业用户用电数据异常,有效防范了不规范用电现象的发生,为供电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几年来,拜克明自主完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线数据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攻读学习,先后发明了“一种供电终端天线安装塔架”“一种升降式多功能路灯”等多项成果,被授予了国家发明专利。他的科技成果“一种六芯电力数据传输屏蔽电缆”“单项电度表校验线连接器”等136项科技成果,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果。在此期间,他还撰写了15部国家级科技论著,晋级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和重点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高级技师评委专家,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新乡市十佳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坚守“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书写电力华章

拜克明对于“工匠精神”的专注和坚守主要体现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坚持和对创新精神传承的不懈努力上。他专门从事电力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30年,秉承“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工作理念,用智慧持续创新,用态度保证品质,用辛劳铸就成功。拜克明发表于《中国电力》专刊《利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提高全球能源使用效率》的科技论文,高屋建瓴探讨了基于时差实现全球范围内电力负荷削峰填谷的可能性,利用特高压输电技术实现全球不同区域电网互联的综合经济效益,可为国家减少上亿元的电源和电网的经济投入,也为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技创新没有大小,只要对社会、对企业有创新、有推动,我们都应该去做。”拜克明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坚守

“工匠精神”。他建立起来的新乡供电区负荷管理系统,在河南省第一个通过部颁标准的实用化验收,整套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行的预购电制度为电费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专利成果《车载电气调试装置》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率先在线路改造中利用无人机技术成功展放导引线,此举措与常规的人工作业相比,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调高了架线施工效率。他攻坚克难,解决了电力生产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为“大电网”“大营销”“大检修”“大运行”战略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保障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没有科技成果不可怕,怕的是缺乏创新的意识,怕的是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拜克明如是说。

他在《中国电力》《电网技术》《需求侧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设备》《电力研究》等电力权威杂志上,多次发表论文,连年获得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优秀论著奖、优秀专利奖。拜克明撰写的科技专著《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和《“互联网+”模式下的智能电网发展》更是作为国家级科技论著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同时出版,在全国电力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精神“薪火相传”,科技之花绽放研发团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拜克明运用立体科学的科研培训模式,坚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成果共享的“团队学习”理念,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创新型品牌团队和专家型高技能人才,走出了一条具有浓郁电力企业特色的队伍建设之路。近年来,拜克明所带领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共获得国家发明成果和实用新型成果300多项。鉴于他长期的创新成果,为激励员

工的敬业钻研精神,公司以他的名字建立了“拜克明劳模创新工作室”。2015年11月份,该工作室被授予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创新工作室殊荣,2017年11月份,又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首批示范性创新工作室殊荣。

倾情于传帮带,实现公司技能的内部传承。在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拜克明在工作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学所得传授给年轻员工和退役军人。他依靠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奉献精神,通过师徒帮带、技术培训的手段,积极帮助青年员工和退役军人向研究型、创新型人才转型,发挥辐射作用和培育功能。通过“拜克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精心培育,该工作室涌现出了3名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其中一名是退役军人)、1名国家电网公司十佳服务之星、1名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服务之星、6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使该工作室真正成为培育劳动模范的摇篮、开展退役军人示范教育的重要基地。

拜克明和他的团队紧跟时代步伐,弘扬劳模精神,带领工作室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价值观,以工作室为平台,加强沟通交流,技术互补,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和退役军人的示范引导作用。拜克明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创新创业,科技惠民”宣传周等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各类科技书籍和资料2万余份,提供科技咨询近2万人次。拜克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还深入企业广泛宣传申请专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企业员工申请专利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激发了供电员工的创新热情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贡献力量。拜克明脚踏实地、登高望远、努力学习、拼搏创新,他学习了航空飞行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无线数据传输控制专业、经济管理专业,体现了一个优秀退役军人的高尚情怀。他是河南

省工匠劳模宣讲团成员、新乡市党的十九大工匠劳模宣讲团成员、新乡市党的创新理论工匠劳模宣讲团成员。他的先进事迹在河南省及新乡各县(市)、区进行宣讲后,影响了几十万人民群众。他受邀兼职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做客座教授,为在校大学生讲授伟大的劳模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优秀的退役军人精神。他的宣讲示范引领了新时代大学生人生前进的航向。

拜克明是供电领域劳模精神、科技创新和退役军人的一面旗帜,他开辟了科技创新、岗位深造的快速通道,搭建了创新、创优、创一流品质的供电优质服务平台。他带领劳模团队到孤儿院开展爱心善举,资助失学儿童、拾金不昧,开展科技和劳模精神进校园、进军营、安全用电进企业、进军营、为孤寡老人义务用电服务活动。拜克明是军地两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方面是骨干,在国防建设方面也是后备军。他在各级党组织的关

心、支持下,凭借一名退役军人的自强自立,开拓创新,在短时间内成功实现了角色转换,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了军人风采,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成为电力战线科技创新工作的中坚力量,成就了从一名退役军人到一名电力专家的转变。

潜心科技筑梦路,谱写电力新篇章。近年来,作为跨专业复合型技术专家的拜克明,先后完成了15部国家级科技论著,获得136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发表科技论文和科技新闻100多篇,先后获得河南省百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河南省百名职工技术英杰、河南省十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优秀专利奖、优秀论著奖等。他是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国内6所高等院校特邀客座教授。由于拜克明突出的工作业绩,2018年12月份,被录入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四十不惑》,为我市争了光、为退役军人争了光。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