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月16日 星期

合力攻坚健康扶贫全力助推精准脱贫

我市实行政府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参保费用按照个人承担30元、财政出资150元的标准统筹,全市为150881人补助缴费2263万余元,保证了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

□本报记者刘军旗文/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脱贫攻坚大局。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好病、少生病”目标,我市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全市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有序开展,有效降低了因病致贫返贫比例和风险,为实现全面脱贫提供了健康保障。

“三个100%”与“两个90%”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是农村群众面临大病时的真实写照。然而,新乡县大召营镇陈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美霞却有另一番感受——去年夏天,她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复发,住院治疗8天,个人只支付了8元。“搁以前,住院报销要有起付线,但现在没有起付线了,在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高达99.5%。”刘美霞说。

原阳县贫困户许白妮住院总费用近4万元,但经过几次报销,最终个人只承担了不到1000元,同样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这些鲜活的事例,是我市强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的缩影和见证。过去的一年,我市健康扶贫工作圆满完成“三个100%、两个90%”的年度目标。

实行政府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参保费用按照个人承担30元、财政出资150元的标准统筹,全市为150881人补助缴费2263万余元,保证了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

按照“三化”建设要求,全市所有贫困村100%新建合格标准化卫生室,配备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家庭签约服务“十个一”服务,为22.15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服务履约率人均12.8次/年,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覆盖率达100%。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92.62%,全市贫困人口县域内救治比例为96.1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重救治,分类精准施策

为减轻贫困人口看病负担,我市全面做好政策倾斜,切实提高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待遇,出台了“六重医疗保障”政策,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救治,实现了应治尽治、应助尽助。全市共实施医疗救助14415人次2152.42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11万人1920.65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81万人3784.21万元,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落实困难群众医疗保险制度,夯实健康扶贫基础。一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困难群众应保尽保这一工作目标,加强

民政、扶贫和地税等部门协作,对参保人员逐户排查、逐户宣传、逐人落实,从源头夯实健康扶贫工作基础。2018年,我市共有21.2189万名困难群众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

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现贫困患者精准救治、动态追踪。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确定29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110余名市级专家组建救治团队,对21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工作,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特设“扶贫专用病房”,住院不设起付线。全市患大病累计5033人,已经开展救治5033人,救治率100%。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全市签约服务管理的慢性病患者21628人,已开展救治21628人,救治率100%,全市困难群众全部办理了慢性病卡。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为16.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政策基础上,按照每人每年160元的标准购买了商业保险,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特大疾病患者进行民政医疗救助、专项基金救助,全市重病兜底保障救治率达100%。

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制度,提高群众满意度。2018年,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设置结算专用窗口,优化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诊流程,实现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全覆盖,实现了“一站式”网上结算平台全覆盖,全年累计实施“先诊疗后付费”38047人次,免收住院押金13579万元,有效减轻了困难人员就医垫资压力。

让基层医疗机构强起来

基层医疗机构距离群众最近,是健康扶贫的中坚力量。一年来,我市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基层医疗

服务能力,使贫困群众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贫困群众满意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2018年投资2.2亿元,新建、改建封丘县妇幼保健院、原阳县中心医院、原阳县中医院;共投入3610多万元,新建、改建村卫生室256个,并为全市527个贫困村卫生室购置医疗设备。同时,为每个贫困户发放了健康保健爱心小药箱,配备常用药品,制作了“健康扶贫优诊卡”,建立了“健康扶贫工程明白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满意度。

狠抓乡镇卫生院人才建设。针对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实际,加大县、乡两级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训力度,组织202名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到市、县两级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培训,131所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5天基层卫生管理技能培训,1800名乡村医生进行5天技能培训,促进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开展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活动。全年共安排283名城市医院医师帮扶贫困,深入边远乡镇卫生院,不断提升基层医疗诊断水平。在国家级贫困县封丘县和省级贫困县原阳县安排24名业务骨干,开展“等额对调、精准对接”结对帮扶,去年帮扶团队累计接诊门诊108716人次,累计开展手术2836台次,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享受到县级以上的诊疗服务。

把贫困群众健康素养提起来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是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最根本、

最经济、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去年我市严格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全市卫生部门组织开展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预防为主和中西医并重治“未病”宣传月活动,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健康意识和防病治病基本技能,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疾病发生率。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方式,以及短信、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手段,通过播放视频、制作展板、散发折页等途径,以及集中体检、入户访视等形式,推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贫困群众感受度和知晓率。

在实施人口素质提升工程方面,对贫困人口全部落实免费婚前医学健康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孕早期出生缺陷检查、叶酸增补、新生儿计划免疫等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两免”“两癌”免费筛查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据介绍,我市健康扶贫工程被中央八部委发文列入农村改革试验区探索建立贫困人口保障机制试点。当前,全市已进入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期和冲刺期,健康扶贫政策性强、影响面大、涉及部门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持续下足“绣花”的功夫,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