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018年,经开区按照国家、省、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明确工作重点,加大攻坚力度,强化治理措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03天,比去年增加12天;PM2.5比去年同期下降13.2%;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抓好建筑工地、施工道路等各类扬尘污染源的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抑尘降尘措施;实施远程实时监控,达到“六个100%”;实施道路扬尘“以克论净”,严格监管和查处运输车辆违法行为;全面整治环保违法违规项目,重污染时段对市定涉气33家企业实施错峰生产;持续推进“双替代”,严格控制工业燃煤用量,减少燃煤污染;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对不合格排放车辆依法处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加油站和燃油生产企业。
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巡河制和“一河一策”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水资源调度,保障大沙河生态引水,积极打造生态水系;推进市政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完善雨、污水分流体系,提升改造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实现全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高标准改造升级,推进村庄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及粪污处理工作;加强对涉水企业的监管,鼓励企业在现有废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实施升级改造,开展深度治理。
打好“净土保卫战”。制定经开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以农用地、重点企业用地和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对重点企业的土壤环境监管;高度重视与防范新增土壤污染,强化涉重金属排放等土壤污染源监管;强化空间布局管控,严格把控造成土壤污染物增加的新(改、扩)建项目;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强化土壤污染控制,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高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