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为孺子牛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牧野区王村镇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牛子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

  “敬老工作是村里重要工作之一。”近日,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的牧野区王村镇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牛子福对记者说。

  每天上午不到10时,村里75岁以上老人便开始陆续走向村老年人食堂。还不到吃饭时间,他们坐在一起唠嗑,三句话离不开村里的“领头羊”牛子福。

  去年12月初,牛村成立了牧野区首家村级老年人食堂,全村上百名7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每到中午,食堂的饭菜香气扑鼻,番茄炒鸡蛋、红烧肉、白菜炖豆腐......软糯可口、热气腾腾的菜肴整齐摆放,等待老人们前来用餐。只要有时间,牛子福也会来到食堂,为老人们打菜端饭,其乐融融。考虑到腿脚不便、无法出门的老年人,他还建立了“老年人食堂+配送入户”的助餐服务模式。志愿者根据老人需求,将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家中,打通老年人就餐的“最后一米”。

  “老年人食堂让老年人在‘一餐一饭’中感受到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的关爱。虽然每天村集体要承担大约500元的运营费用,但只要对老年人有益,村‘两委’都会大力支持。”牛子福坚定地说。

  近年来,牛村通过大力兴办市场、出租门面房,年收入超过1600万元,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做好老年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村里400多名5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取500元养老金,重阳节和中秋节还会加发500元。此外,牛子福还组织老人到专业医疗机构体检,确保有病早知道、早治疗。

  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也同样多姿多彩。牛村搭建了文化舞台,秧歌、舞蹈队轮番登场,尽情欢跳。从牛村走出的摄影艺术家牛子祥,年近九旬,积累了20多万张新闻图片,是新乡发展的历史见证。如何用好、保护好这些珍贵图片?经村“两委”商议,决定投资200万元,改造村内一所幼儿园,将照片装裱展出。如今,这里已成为村里的文化亮点,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合理有度维护老年人权益,也是牛子福工作的重要内容。村内一位老人,三个子女不孝顺,互相推诿赡养责任。牛子福听说后,先后20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三人同意出钱,将老人送至敬老院安度晚年。今年重阳节前夕,牛村党总支委员、村妇联主席李瑞敏受牛子福委托,特意上门看望了老人。

  村民郭炳玉十分孝顺母亲,尤其在母亲过完百岁生日后,他每年都会编写一些顺口溜表达情感。牛子福了解情况后,让村干部在大小会议上诵读这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广泛宣传郭炳玉孝敬老人、传承孝道家风的事迹。

  如今,在牛子福的带领下,牛村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