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案”到“暖心”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卫滨区人民法院法官田新萍的司法为民之路
在卫滨区人民法院审判一线,有这样一名法官:她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既是严谨专业的司法工作者,更是心怀群众的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专业与温度书写司法为民的动人篇章,她就是田新萍,一名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示范岗”深刻内涵的优秀代表。
田新萍现任平原法庭员额法官。多年来,她坚守审判岗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专业的司法能力,认真履行党员法官的神圣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田新萍面临一道“两难题”:年近七旬的原告郭某因事故构成十级伤残,急需赔偿款维持生计;被告牛某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仅靠做水电工的收入艰难抚养3个年幼的孩子。一边是亟待维护的合法权益,一边是困难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简单的判决很可能导致“案结事不了”的“双输”局面。
面对这起看似无解的案件,田新萍展现出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她始终认为:“司法工作不仅要实现公正,更要传递温度。”在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后,她迅速确立了“调解优先、实质化解”的工作思路,决心为这起特殊案件找到“既合法理、又通人情”的解决方案。
为真正化解矛盾,田新萍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深入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与困难。与郭某沟通时,她格外关心老人的身体恢复情况和生活需求;与牛某交谈时,她既明确指出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深入了解其家庭实际困难,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田新萍还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分步沟通、逐步推进”的策略,先帮助双方寻找利益平衡点,再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促成双方面对面协商。这种既坚持原则又充满温情的调解方式,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也为化解矛盾筑牢了互信基础。
经过耐心细致地工作,田新萍找到了破解困境的关键:既要保障郭某的合法权益及时兑现,也要兼顾牛某的实际履行能力。最终,牛某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当庭支付7.6万元赔偿款;郭某也体谅对方难处,在赔偿金额上作出适当让步。这起案件实现当庭执结,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了切实保障。
案件审结后,田新萍仍然关注着双方当事人的后续情况。她主动回访郭某,了解其身体恢复情况;也牵挂着牛某一家的工作、生活,力所能及地为其提供帮助。这种工作作风,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更展现了一名党员法官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田新萍在审判岗位上恪尽职守,用专业和担当书写司法为民的暖心故事。她以实际行动证明,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过程,正是“党员示范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过程,也为全院干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王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