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霖润泽万千企业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冰
“以前每年都有十几次检查,让企业疲于应对。现在好了,检查次数少了,企业能集中精力搞生产经营。”指着企业的执法监督检查登记表格,我市一家化工企业负责人为今年为数不多的检查感到高兴。他表示,各类检查次数比去年同期少了近三分之一,且都提前通知、合并进行,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执法行为的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权益,也关系到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今年以来,在全市各级执法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市司法局牵头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五项行动”,强化部门协同、重点监督、日常监督同向发力,着力构建大监督格局。今年1月-7月,我市涉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32.14%,法治甘霖正润泽着牧野大地的企业之花,孕育着颗粒归仓的丰收之秋。
少检查不等于少监督。我市各执法部门通过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借助遥感、无人机巡航、走航车巡查、在线监控、用电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优化执法方式,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周边进行不打扰、非接触的自查排查,打造非现场、无感式执法新模式,进一步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等问题,市司法局采取“伴随式”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先后对重点行政执法领域入企检查工作进行伴随监督,现场提出并督促整改问题7条。市“五项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牵头,对17个重点领域的执法主体资格、入企检查程序等进行交叉互查,发现并建议整改问题23个。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项行动’的核心是以法治方式践行服务企业的初心,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让法治成为新乡营商环境最坚实的根基。”
企业“受委屈”了,司法部门想方设法排忧解难。去年年底,市检察院向市司法局推送问题线索:在行政检察中发现某县一起行政处罚案存在超越权限的问题。市司法局调取案卷,组织相关局委的专业人士反复论证,共同研究政策、分析研讨案件,最终发现,案件存在未查明事实、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遂启动行政执法监督程序。最终,不仅案件得以纠正,而且在全市开展同类案件自查自纠,及时为企业挽回损失。
汇聚监督检查合力,为企业“撑腰”。市司法局建立“线上+线下+专家”多维度线索征集渠道,深挖社会反映强烈、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问题。该局还注重发挥律师行业专业优势,向全市100多家律所、1500余名执业律师发出专项线索征集函,从法律专业视角挖掘深层次执法问题,为执法监督提供专业支撑。
市司法局依托网站、“智慧法治”综合管理平台、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线索征集公告,充分运用大数据发现问题线索,实现涉企执法问题线索收集全覆盖、无死角。
另外,市司法局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作机制,完善行政复议、纪检监察、行政执法监督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一系列具体务实的举措,不断优化我市执法生态与营商环境。
数据的背后,是万千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今年上半年,市司法局收集涉企执法问题线索350余条,向相关责任单位下发监督意见书57份,积极推动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共发现并整改问题130余个。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好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压实行政执法主体责任,以行政执法质效的持续提升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法治的手段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