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良种生产示范田诞生记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驻延津县丰庄镇秦庄村第一书记 刘军锋

8月28日,晴。清晨6点,秦庄村在一片鸡鸣声中苏醒。我照例沿着环村路慢跑,路过一片片花生地,露水打湿了裤脚。今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经过驻村工作队与我校农学院多次沟通协调,知名小麦育种专家欧行奇教授终于要来我们村了。

上午9点整,载着欧行奇的车准时停在了村委会门口。没有寒暄,欧行奇一下车便直奔主题:“刘书记,我已观察过了,这里沙土地质疏松、水利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小麦良种繁育。”我注意到,这位小麦育种界的权威专家,脚上竟是一双沾满泥土的运动鞋,朴素中透着务实之风。

座谈会上,欧行奇如数家珍般讲起百农系列小麦的“前世今生”。从“百农64”到“百农矮抗58”,再到“百农207”“百农307”“百农607”,每一个品种的特性、适应区域、产量表现,他都了然于胸。提及曾获科技部领导表彰的“百农207”时,欧行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咱们这一带的沙性土壤,小麦品种选择尤为关键。”他抓起一把桌上的花生说,“建议推行花生、红薯隔年轮作,既能改良土壤结构,又能提升经济效益。”对面,种粮大户们屏息聆听,秦保余更是频频点头。

实地考察时,欧行奇在秦保余的育种试验田附近一待就是两个小时。他时而蹲在地上,仔细查看每一株作物,时而掏出手机拍照记录。“这里的条件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他直起身,拍拍手上的土,“完全可以建立小麦良种生产示范田。”

话音未落,邻村飞王村支书骑摩托车疾驰而至,人未下车便高声喊道:“这么好的事儿,我们飞王村可不能落下!”引得众人大笑。更令人振奋的是,隔壁河道村支书鲁国胜直接来电话,当场拍板预订种植100亩所需的百农小麦新品种种子,也要建立小麦良种生产示范田。

我们送走专家团队,夕阳已西下。秦保余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刘书记,您可给咱村请来了‘财神爷’啦!”另一位种粮大户追着我问:“‘百农607’在哪儿买?”我当即帮他联系了附近的经销商。

晚上8点多,回到驻村宿舍,虽满身疲惫,心中却格外充实。驻村半年,工作千头万绪,但能为百姓谋得实利,获得他们的认可,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窗外,月色下的秦庄村安静祥和,我知道,有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今天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悄悄生根发芽。

躺下入眠前,欧行奇的话仍在耳畔回响:“乡村振兴,种子是关键。好种子如好孩子,需用心培育。”而我们驻村干部,就是要把最优质的“孩子”带到村里。月色下,我仿佛看见来年麦浪翻滚的金黄,那将是这片土地对今日耕耘最动人的回应。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文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