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数量和交易额双增长
前5个月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额突破61.66亿元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海玲)前5个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完成交易项目329宗,较去年同期增长17.50%,交易额61.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30%,呈现出交易数量和交易额双增长的良好态势,有力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心深入践行“两高四着力”政治嘱托,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通过数智赋能,全面净化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环境,实现了平台规范化、服务高效化,为优化营商环境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心将“两高四着力”作为政治引领,通过系统性学习教育,将党性教育与业务能力提升深度融合,开展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和知识测试等活动,上半年组织学习教育8次、警示教育3次、业务培训4期,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专业队伍,为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中心将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核心路径,涵盖设施技术、制度规则和业务流程三大维度,构建了高标准的服务保障体系。通过规范化场所设施,对业务服务区域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实现了评标现场行为和活动轨迹智能见证、全程留痕、可溯可查,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规范化制度规则,更新业务制度33项,优化操作流程16项,增加规范章程6项,共计梳理完善交易制度规则55项,建立了覆盖交易全流程的《交易制度规则汇编》,为平台规范管理和业务高效运行提供了框架和规矩。通过积极融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体系和“全省一张网”建设,统一了运行规则和操作流程,实现全省范围交易主体登记、资格、业绩、信用等信息互联互、CA数字证书互认共享,实现了服务效能再提升。同时,中心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7个,制定防控措施12条,形成廉洁服务内控机制,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确保交易环境清风气正。
中心加快推动交易平台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提升平台服务能力。通过探索智能辅助评标,实现了对投标文件统一评审尺度,减少主观判断风险,提高评标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与全国6个省24个地市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机制,推进全国交易信息互联互通、CA数字证书互认,实现了优质评标专家、评标场地等资源共享。累计运用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开展远程异地评标100次,实现全省市级以上交易平台评标场所、评标专家、机位统一调度,形成全省远程异地评标“一盘棋”。通过建立大数据监测分析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数据,有效强化技术预警,筑牢了公平交易的“防火墙”。
下一步,中心将持续聚焦“两高四着力”,不断深化平台互联共享,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标准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现代化新乡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