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中医院用心用情守护母子平安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5月7日凌晨,辉县市中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刺破黑暗,监护仪的警报声刺耳如刀。32岁的小林(化名)因胎儿宫内窘迫,被妇产科值班医生王杏杏紧急推往手术室行剖宫产术。这已经是小林第3次分娩了,4次妊娠、2次分娩、1次流产的伤痕以及产前评估中那个令人揪心的数字——4500g巨大儿,都为此次分娩带来了风险。

  00:10,当手术刀划开小林子宫的瞬间,所有医护人员的心都揪紧了,因为子宫浆膜层血管怒张如蛛网。

  00:16,4490g巨大胎儿出生,喜悦尚未蔓延,危机就来了:产妇子宫收缩乏力,且大小超过正常产妇产后子宫的3倍,宫腔持续出血,手术台很快被染成一片血红。

  “宫缩剂无效!子宫水肿!血压骤降!”“快,加压缝合!输血科准备血浆!”“产妇心率140了,再开一条静脉通路!”手术室里,器械碰撞声、监护仪的警报声交织成一首“生死交响曲”。主刀医生王杏杏的额头满是汗珠,助手武卫芳的手也在颤抖,因为她们面对的不仅是经产妇+巨大儿+子宫炎性病变的三重致命组合,更是一场与死神的竞速赛。

  00:30,科主任、护士长狂奔而至,院内急救预案启动:使用宫缩剂、纱条填塞、加压缝合......止血手段轮番上阵,但出血仍在继续,休克阴影笼罩全场。

  01:40,院内产安办吹响“集结号”,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输血科专家10分钟内火速抵达,建立3条静脉通路。然而,产妇的子宫已水肿如注水的海绵,缝合压迫止血无效,出血量突破2000ml,监护仪的警报声愈发刺耳。此时,院内血量已不足,输血科主任张敏紧急驱车,连夜奔赴新乡市中心血站调配“救命血”。

  02:15,辉县市危重孕产妇救治团队紧急驰援。辉县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原永亮指挥调整止血方案;辉县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焦同新、辉县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宋鸽接力缝合出血点。“再输一袋血浆!”“准备子宫动脉结扎!”手术刀、止血钳、缝线在医生手中翻飞,每一针都像是在缝合生的希望。

  04:55,当第12U红细胞、1200ml血浆、10U冷沉淀注入产妇体内,当第5轮缝合终于止住鲜血,当监护仪上的血压数字缓缓回升,心率下降,手术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出血控制了!休克纠正了!母子平安了!

  这场生死博弈的背后,是无数双手的托举,是辉县市妇幼保健院、辉县市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4小时55分的接力抢救;是输血科主任驱车百里调血的“生死时速”;是辉县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三级响应”的制度力量。

  “我们不想放弃任何一位母亲,也不想让任何一个家庭破碎。”辉县市中医院妇产科主任韩晓泉说,医院将进一步优化危重孕产妇救治流程,让更多“高危妈妈”能平安分娩,让更多新生命能健康降临。

  3000ml鲜血是生命的重量,4小时55分鏖战是医者的担当。我们见证了一场跨越深夜的生命接力,也见证了一个县域医疗体系对“母婴安全”的誓言——无论黑夜多漫长,总有人为你提灯前行。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