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业”如何铸就
新乡县5位企业家分享高质量发展“秘笈”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4月25日,新乡县特别策划并录制“名企业”专题访谈,旨在通过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开拓视野、树立标杆,动员全县上下向典型和先进学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集群集聚、跨越发展,重塑工业强县辉煌。祝显成、宋建杰、许万银、元强、李懿、赵永胜、田鹏等县领导出席活动。
本报讯 在当日的节目录制现场,获评首批“名企业”的5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分别分享了科技创新与人才招引、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低碳环保绿色转型、党建引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经验与故事,为全县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心连心集团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心连心集团董事长刘兴旭在谈到科技创新与人才招引时,着重强调了心连心集团通过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机制,在企业内部真正形成创新文化,让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公司组建起近800人的师资队伍,常态化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术交流、劳动竞赛等活动,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刘兴旭表示,心连心集团还注重人才招引,确保核心人才薪酬达到行业一流水平,一般员工薪酬达到本地区一流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优秀人才的福利待遇。
作为全国最大的润滑油添加剂生产企业,瑞丰新材近年来发展迅猛。“这都是因为持续不断研发更新,而这些新产品契合了市场需要。瑞丰新材在世界多地设立了研发中心,不仅重视企业自身人才培养,更注重校企合作,不断加强现有技术专家团队和高校的合作。”瑞丰新材董事长郭春萱表示,正是这些研发创新支撑了他们去拓展海外市场,壮大自身。
“绿色环保对我们来说,不是限制性的条件,恰恰是发展的机遇。”威猛股份总经理王思民表示,作为振动筛分领域唯一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威猛股份持续深耕技术改造与绿色环保技术研发,2023年创新研发了世界唯一中国技术路线及标准的振动筛——超级复频筛,采用全密封设计与高效除尘技术,攻克了筛分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环保与效率双重难题。“企业家要积极向前看,牢牢抓住绿色化转型的契机,创造更多绿色发展增长点,为推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家在面临合作机会的时候,应该持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勇于去接纳新的事物,有的时候就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张泽桥分享了恒久远药业积极引进上市企业、走开放合作之路、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在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引进全国优秀人才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效应经验。近年来,企业效益逐年提升,2024年完成营业收入21776万元,利润总额3114万元,入库税金2611万元。
首批评选出来的5家“名企业”以创新突破攻克技术壁垒,以产业转型厚植竞争优势,以党建铸魂强化组织保障,擎起新乡县经济发展的大旗。
银星机械董事长张尚银说:“新乡县这5位优秀企业家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与人才引育策略我深感认同。这些都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议题,通过访谈,我不仅学到了创新实践、人才留用与培养的宝贵经验,更收获了企业从初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阶之道。这些实战经验对企业经营者而言,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与指导意义。”
据了解,新乡县实施的“三名工程”,通过进一步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活动,激发各行各业内在动力,激活争当发展排头兵的主动性,用典型精神感染人、先进事迹鼓舞人,努力在全县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使各条战线、各个岗位都出现一批建功立业、创优争先的先进模范,让“名书记”层出不穷、“名村庄”遍地开花、“名企业”大量涌现,从而激发活力、凝聚力量、砥砺奋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三名工程”带动下,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300亿元,达到318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居全市各县(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增速居全市各县(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2%,税占比达78%,均居全市各县(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3万元,总量稳居全市各县(市)第一。
下一步,新乡县将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紧盯市委突出“产业兴市”、建设“制造强市”,围绕县委“1+4+6”战略,与广大企业家同心协力,奋力书写新乡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梁田田 王贻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