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十大黄金赛道产业链剖析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国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重点布局了以下六大方向。

  1.未来制造。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等,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

  2.未来信息。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能、群体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培育智能产业。

  3.未来材料。聚焦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等,推动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未来能源。围绕氢能、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等方向,推动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5.未来空间。依托载人航天、深海深地等重大工程和项目,推动未来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6.未来健康。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基因技术等,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命健康水平。

  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将重点打造以下十大标志性产品。

  1.人形机器人:重点突破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推进在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的应用。

  2.量子计算机:加强可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技术的研发,提升物理硬件指标和算法纠错性能,推动量子软件和量子云平台的协同发展。

  3.新型显示:加快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等技术的研究,突破Micro-LED、激光、印刷等显示技术,实现多样化的显示效果,并在多个场景中推广应用。

  4.脑机接口: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研制安全易用的脑机接口产品,并探索在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

  5.6G网络设备:开展先进无线通信、新型网络架构等技术研究,研制无线关键技术概念样机,形成全息通信、数字孪生等特色应用。

  6.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突破GPU芯片、集群低时延互连网络、异构资源管理等技术,建设智算中心以满足大模型迭代训练和应用推理的需求。

  7.第三代互联网:推动在数据交易所应用试点,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数据,研究数字身份认证体系,建立数据治理和交易流通机制。

  8.高端文旅装备:研发专用及配套软件,推进演艺与游乐先进装备、沉浸式体验设施等研制,发展智能化、高端化文旅设备。

  9.先进高效航空装备:突破新型布局、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推进超声速、超高效亚声速、新能源客机等概念研究,加快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智能航空物流装备的研制。

  10.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围绕深部作业需求,推动超深层智能钻机、深海油气水下生产系统、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车等装备的关键技术攻关。

  摘自《制造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