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苏东生

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使命责任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7月26日,“一门双烈”刘海珠、刘海秋的后人,97岁的刘秀琴老人不顾年事已高,天气炎热,带着儿子苏东生来到新乡红色精神传习馆,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述英雄的故事。

  “‘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我的父亲刘海珠和叔叔刘海秋都是革命军人,为了国家的解放事业牺牲在战场上。”“说到俺父亲,现在只剩下一张照片了!”刘秀琴一边讲解,一边擦眼泪。照片上的刘海珠,身着长衫,头戴礼帽,目光炯炯,英气逼人。

  刘海珠是辉县市城关镇新桥村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豫北地区入党最早的6名中共党员之一,曾担任新乡市第一个党支部支部委员和中共卫辉首届县委委员。他先后带领华新纱厂工人进行了三次较大的罢工斗争,组织了薄壁起义等,后来赴延安抗大学习。1945年,担任营教导员的刘海珠,在河北蓟县伍佰口村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9岁。市廉政教育基地将刘海珠烈士列为新乡“红廉”人物进行宣传。

  刘海秋受哥哥的影响,1925年加入共青团,成为新乡市第一批共青团员,是黄埔军校四期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叶挺独立团担任连长,在北伐战争中英勇牺牲,年仅20岁。

  “我们能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得益于党的领导,一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你两位姥爷的故事讲给更多的群众听,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苏东生说道,母亲刘秀琴经常叮嘱他,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家人的帮助和配合给了苏东生无穷动力,他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多次到卫辉、武昌、西安、延安、广州、河北、天津等地,寻找刘海珠、刘海秋的革命历史印记。

  苏东生表示:“每天看到来新乡红色精神传习馆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我很欣慰,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7月新乡特大暴雨,均给他的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他克服重重困难,投入800余万元,2023年7月1日,新乡红色精神传习馆在凤泉区大块镇落成开馆。展馆内建有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室、红色网络教育家园、党风廉政建设教育长廊、红色娱乐活动室等。

  据悉,新乡红色精神传习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400余批次、2万余人,一天最多时接待10多个单位。

  “苏东生每天都要抽时间讲解,并且乐此不疲。他常说,我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也是幸福生活的受益者,因此,更应该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播者,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勇担社会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红色精神传习馆名誉馆长买世蕊介绍,为了更直观、生动地讲好英雄故事,苏东生还请河南省豫剧三团以刘海珠、刘海秋的故事为原型,编排了话剧《豫北母亲》,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新乡红色精神传习馆自开馆以来,先后被命名为新乡市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新乡市爱国拥军联合会红色教育基地、河南工学院红色教育基地、新乡市委老干部局思想教育基地等。

  “市政府工作报告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列为2024年重点工作,让人倍感温暖。”2月22日,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苏东生激动地说,今年,新乡要推动学前教育普惠扩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主城区中小学布局等。

  苏东生一直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连续多年为凤泉区陈堡小学和市三十八中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捐资助学专项基金50万元,并于2017年被聘为陈堡小学名誉校长,2020年被聘为市三十八中名誉校长。他还坚持每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累计资助家庭困难职工子女30余万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苏东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履职尽责、务实担当。

  苏东生先后出资1000余万元,帮助辉县市回龙村石板河自然村铺路、建蓄水池,帮助辉县市高庄乡后郭雷村解决村民吃水难、行路难问题。

  2008年汶川地震,苏东生为灾区捐款20万元,并主动向灾区缴纳了特殊党费1万多元。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苏东生捐款捐物共计120余万元。2021年7月,新乡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苏东生带领公司员工第一时间参与到抗洪救灾中,并支援机制砂300多吨,出动工程车12台、重型货车6辆,参与各类抢险30余次,解救受灾群众200余人。在灾后重建中,他对受灾的党员干部职工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10万余元。2022年9月,苏东生联合中央电视台,向湖北随县第二中学捐赠价值24万元的奶粉。

  此外,苏东生还向人民子弟兵、驻新解放军371医院等捐赠15万元。截至目前,苏东生累计捐款捐物合计2000余万元。

  苏东生坦言,人大代表不仅是光荣称号,更是一分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常怀感恩之心,继续讲好英雄故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当一名让群众满意的人大代表。 (梁中磊 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