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字诀”奏响“藏粮于地”最强音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京元通讯员 董广 李文伟

  5月的风吹过田野,丰收的希望越来越近。

  眼下正是麦子拔节成熟期,近日,卫辉市顿坊店乡上马营村党支部书记、三级田长董同贵每天都到田间巡查,看着千亩麦田里的麦浪随风起伏,一派即将丰收的景象,他的心中甚是喜悦。

  自卫辉市推行田长制以来,他与其他田长一样,坚持把巡查作为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对上马营村的1000多亩耕地进行巡查。

  近年来,卫辉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硬任务,强化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增减挂钩”政策,用好“三字诀”,连续23年实现耕地保有量任务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动态平衡。

  首先是用好“管”字,加强责任性保护。卫辉市坚持党政同责,扛稳扛牢耕地保护重大政治责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将工作目标纳入年度主要领导业绩考核内容。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强化耕地管理,禁止将基本农田转换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严格控制一般耕地在农用地范畴内转换用途。坚决打击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耕地一分不少。同时,卫辉市还全面落实田长制,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网络体系,将耕地保护日常监测与动态巡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2023年以来,卫辉市845名网格员对辖区内的耕地巡查1.2万余次,发现并制止违法占地、挖土、运沙等行为75起,确保了辖区内耕地和基本农田不破坏、不流失。

  其次是用好“加”字,实行补充性保护。卫辉市改进“占补平衡”管理,统筹运用多种手段,多途径落实“占补平衡,实现保耕地和保发展“双赢”。2019年以来,卫辉市共实施补充耕地项目2个,补充耕地面积1.7万亩。现场调查全市残次林地、废弃果园及其他可开垦农用地,以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增加耕地的方式补充耕地指标,摸清家底。另外,科学引导开发未利用地,科学划定可开垦区域和禁止开垦区域,引导当地农民在可开垦区域自发开发荒地、裸土地、废弃地等未利用土地,谁开发谁收益,政府补贴农家肥,验收合格的土地最终纳入“占补平衡库”。

  同时,卫辉市还依托高清卫星影像,联合耕地保护、调查监测、空间规划等,通过卫星看、室内判、现场转,多手段多技术调查汇总,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今年以来,已落实可开垦未利用土地约1000亩,可作为补充耕地项目。

  最后是用好“减”字,开展执法性保护。卫辉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多部门协作配合,依法加大对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打击力度。2023年专项治理行动共涉及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478个,占耕地面积2905.36亩。通过拆除复耕、补办手续、举证补划等举措推进问题图斑动态“清零”,现已全部完成整改。履行各层级田(山)长、网格员工作职责,建立完善“一网两长”制公示牌制度,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天眼系统、人民监督等,严格落实惩戒措施,坚决遏制新增问题。在全市开展集中整治挖坑取土行动,严查擅自在耕地上挖坑取土等行为,加强柔性执法,营造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浓厚舆论氛围,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法规。

  卫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耕地保护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全的持久性工作,他们一定会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确保卫辉市的耕地一分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