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高楼”村名的由来(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经常往来的挚友,闻知崔状元的苦衷后,纷纷捐钱捐物,很快建成一座坐北向南的高楼。也不知高楼建成之后崔氏女的灵魂真来到了这里,还是有别的缘由,反正这座高楼建成后,崔状元的运势改观了。
咱再回头说说他的老家青浦。当年张秉寅灭了李彤一家后,他继续横行乡里,为所欲为。他为什么敢于这样嚣张?原来,张秉寅的父亲深知他的这个儿子不是什么好鸟,唯恐他死后张家因儿子的恶行被抄家灭族,便使尽手段,讨好皇帝,为儿子讨得了一块丹书铁券。丹书铁券又叫誓书铁券,也就是俗语说的“免死牌”。以后的官吏在审官司时,只要张秉寅一亮丹书铁券,这官司就只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待到万历年间,获嘉徐营的徐培植考中了进士,被派到青浦任知县。徐知县上任三年,公正康明、执法如山,又励精图治、奖赏耕织,把青浦治理得政通人和、五谷丰登,黎民齐声称颂,并送一“明镜高悬”的万民匾悬于县衙大堂。李家隐忍了多年的丫鬟,得知这一信息,她求人把李家当年遭灾受冤的情况详细地书写了状纸,冒死投送到了青浦县衙。
知县徐培植接状后一看情由,受天大冤枉者,原来还是乡梓邻村崔巷的姑娘,岂能容如此狂妄之徒横行?便立即差人查清了张秉寅一连串罪行,整成卷宗,连夜细研状纸,准备升堂严判,当事的班头闻听徐知县要动问张秉寅的官司,大感不妥,急忙找到徐知县,告知了张秉寅持有丹书铁券,它的作用就是不论犯多么大的事,只要持牌人一露金牌,执事官员都得对金牌行大礼参拜,不能动刑更不用说判处死刑了。后任青浦的地方官确实也有刚正不阿的,想治这个恶棍,但苦于这金牌,他们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
正在这时,徐知县的表兄许仲琳趁夜色来到县衙,原来许仲琳在早年当方外游客之时,因阻挠张秉寅的不法行为,遭到了张秉寅的嫉恨追杀。他避难到获嘉后,先是在徐营巧修了石磙庙名声大振,后因仰慕同盟文化接触了七十二冢,又写下了《封神演义》。不巧的是,在政敌搬倒知县张谕之时,他也被牵连下狱,还是卫辉知府敬重文人雅士着人私下放了他,他才无可奈何地又回到故乡应天府。不想这事又被张秉寅的鹰犬得知,张秉寅怕书中写有他的罪恶,因袭旧恨又要追着他毁书杀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才来到青浦趁夜色找他的表弟,一来请求庇佑,二来求表弟帮助出书。
两人寒暄之后,许仲琳得知表弟正在接手崔家冤状一案,猛然忆起了获嘉崔巷崔状元立不起旗杆一事,就说道:“难道崔状元会是这李家的骨肉?”他内心也极力支持表弟为李家理清这憋闷了20年的灭家官司,但苦于张秉寅手中持有丹书铁券,就劝表弟谨慎图之,慢慢想办法。徐知县为表兄的这一想法提了个猛醒,他是个执理不怕死的人,偏偏要捅一捅这个马蜂窝。许仲琳当然也对张秉寅恨之入骨,经过一番周密思考,他终于给表弟想出一个对付张秉寅的办法,让衙役们准备一条大麻袋,第二天徐知县发签拘传原被告上堂。
张秉寅惹惯了官司,哪把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放在眼里,他怀揣丹书铁券,耀武扬威地来到了县衙,冲着徐培植就是一阵大声嚷嚷。哪料徐知县猛拍一下惊堂木,第一句话就是:“哪来的野汉,竟敢胡搅蛮缠、咆哮公堂?来人,把他装进麻袋里,治治他的癫狂!”张秉寅这次彻底失算了,他本打算在知县发令开打前掏出“免死牌”逞强。哪料到徐知县第一句话便是让把他用麻袋装上,他失去了掏出“免死牌”的机会,只能窝在捆紧的麻袋里“唔唔”了。然后徐知县当堂用一大晌时间宣读了张秉寅的一系列杀人越货、打砸抢烧的罪状,最后判道:“经查,罪犯张秉寅目无国法,横行乡里,打砸抢烧,连伤多条人命,十恶不赦,罪在当斩。先打他40棍杀威棒,打入死囚牢,秋后斩决。”恶棍遭惩,人心大快。隔着麻袋也看不清哪轻哪重,一衙役一闷棍下来打在了致命处,张秉寅当场毙命。
徐知县见误杀了张秉寅,深知祸事不小,但他还是沉着冷静地为李家书写了理由充分的辩状,着人赴获嘉崔巷通知李家儿郎。然后封冠挂印于县衙大堂之上,辞官隐居去找贺仲轼一帮文人,张罗刊印《封神演义》去了。
县衙差人加夜将辩状送到了崔巷。崔状元读完之后,才详细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和前辈的深仇大恨,想到父亲的惨死,母亲的义举,他顿足捶胸,痛不欲生。为了洗雪自家的深仇大恨,他怀揣辩状赴京,要到皇帝那里去告御状。
万历皇帝细览了御状,龙颜大怒,立即派了特命钦差,赴青浦调查落实张家的罪行。因为张秉寅已经死去,众黎民心中少了纠结,于是纷纷吐出心中的积怨。怎奈张秉寅父子均已死亡,万历皇帝只得下令斩决了随张秉寅为非作歹的几十名走狗,抄没了他们掠夺的全部家产,并将赐予他家世袭的爵禄一并褫夺,为李家及众黎民报了仇申了冤,又将崔状元御笔亲改为李状元。待李家的冤狱被平反昭雪后,翰林院又为李状元在太庙立了一次旗杆,这一次旗杆顺顺当当立起来了,李状元被封为翰林院编修,位列朝班。
因为崔巷的这座李状元登高眺望家乡的高楼为李家的振兴起了很大的作用,名气越来越大,人们都把这个地方(村子)叫成了望高楼,慢慢地崔巷这个村名被淡化了,就有了现在徐营镇的这个望高楼村。⑦ (王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