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2023年新乡市第一中学教育教学创新高质量发展综述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探寻数理奥秘

采芹亭

  太行苍苍,卫水泱泱;大美一中,桃李芬芳。创办于1940年的新乡市第一中学前身之一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创办的太行公立新乡中学,是“全国模范单位”“全国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保持高位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学校”“首批河南省五育并举实验学校”“河南省书香校园”等百余个称号。

  学校办高质量教育,育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教育质量连续16年高位攀升。2023年高考,一本上线率超过95%。庞瑞胜同学以702分获得我市理科应届生第一名,张亚维同学以673分获得我市文科第一名。理科674分以上(北大、清华最低录取线)10人,文科670分以上2人,高分段成绩喜人,257人被985院校录取,350余人进入“双一流”学校。

  多年来,学校坚守教育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质量为本、实干兴校,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果。

一 坚持守正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基础教育顶端的普通高中,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途径。

  “尖子生是可以培养的”,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理念,无论入口高低,给孩子们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就一定能发现优生、培养优生,成就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该校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谋划好培养思路

学校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学校成立尖子生培养领导小组,把尖子生培养列入每年重点工作,树立“三年一盘棋”思想,每月定期研判,谋划培养过程,分类实施方案。整体安排各年级教学进度,制订尖子生培养计划,做到“早选苗、选准苗”。从高一开始,中招录取结束就及时发布学科学法指导和开学前课程表。毕业年级复习,落实好“三个计划”:特优生拔尖计划、关键生提升计划、学困生保底计划。

  (二)搭建好合作平台

培养尖子生,教师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固强补弱,不让尖子生成绩这个“大木桶”出现学科“短板”。学科作业在时间安排上统筹协调,年级、班级多沟通,科任教师集体教研,做到有的放矢。实施针对性教学,让尖子生吃得饱吃得好,让优秀生思路互鉴。集中优势力量和优秀教学资源,加大教学合作力度,把准备考方向,强化教学研究,提高自主命题质量。

  (三)落实好教学研究

落实教学常规,杜绝课堂教学随意性;落实一课一研,提高教研质量和效果;落实“五课”评比,上好青年教师汇报课、全员赛课、名师示范课、研讨课和“安鹤新”三校同课异构展示课。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研究各学科高考趋势,研究高考真题难易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应考能力。研究竞赛、强基计划、自主选拔、定向生、双学籍飞行员等政策,为尖子生升入“两校”拓宽更多渠道。近一年来,校内小课题共立项223人、结项186人;省、市级课题立项、结项质量明显提升:各级各类立结项课题共计91项,其中省级各类立项课题12项,省级结项课题6项;市级立项课题48项,结项课题25项;申报省市级成果20项,包括省级科研成果11项,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9项;在新乡市中小学第二届优秀教学法评选中,杨会兰老师选报的“高中数学思维再现法”教学法、刘俊娟老师选报的“高中英语双单”教学法被评为全市优秀教学法。姬卫明、罗思远、娄武卫、任玖玉、王鹏程、王蔚冲6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学校被评为新乡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王伟、王红涛、李笑娇、扶贫、海鹏、梁兴江、张栋杰、赵文路、毋梦娟、郑娟、陈乾、荣蓉、刘仟、刘雷振、李鸿雁、侯士琪等老师在《中国教育报》《中小学管理》《教育时报》《河南教育》《德育报》《英语周报》《中学生报》《教学与研究》等期刊报纸上发表专业文章。

  (四)保持好尖子生团队

尖子生集中编班,营造竞争合作互助的氛围,实行“一人一案”,建立尖子生的错题档案、成绩曲线,为针对性命题提供依据;实行导师制,由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担任尖子生导师,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实行靶向辅导,对尖子生作业、试卷做到重点批改、标注批改、面批面改,指导学生学会知识点整理和错题归因分析。

  (五)调适好学生心态

一是引导学生的必胜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二是保持适度的考试紧张,将自己的紧张感调适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程度;三是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磨炼适合学生自己的心理暗示方法;四是指导学生学会简便的放松方法。

二 落实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

  (一)德育为先,培根铸魂

  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育人体系。举办多学科教师课程思政课比赛,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师生走进校史博物馆,了解红色一中校史;深入开展“历史老师讲党史,政治老师讲时政”特色活动,重视开学第一课教育,坚持国旗下讲话等制度,让思政教育在细节处开花结果。

  (二)智育为重,教以启智

  学校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坚持“常规固本、教研创新、学生主体、课堂第一”的教学指导方针,创新教学管理,抓常规、抓小课题、抓教学微创新,加持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一课一研”,凝聚集体智慧,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三)体育为根,守护身心

学校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开设体育选项教学,每周在高中年级增加两节体育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实现幸福人生奠基。

  (四)美育为基,向美而行

学校将美育融入落实立德树人全过程,按照“营造氛围,赋新传统,涵养品性,追求自觉”的总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建设物态文化,赋美学校育人环境。通过开展摄影展、书法展、绘画展等主题活动,引领青年学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全国首家中学箜篌美育基地,努力将一中建设成全国中小学特色美育的一面旗帜。

  (五)劳育为本,淬炼身心

学校持续擦亮河南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底色,打造劳动育人精品课程,完善育人体系。立足幸福农场,联合高校、企业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探索与实践,举行启耕仪式等,种植“太空种子”、丰富劳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劳动中树德启智、强体增信。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向更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三 突出专业引领锻造强师队伍

  (一)强化德育团队育人力量

  以《新乡市第一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开展班主任工作方法学习交流;依托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青年班主任成长工作坊活动;组织优秀班主任到国内一流大学培训,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通过体验式德育课堂,打造“德育品格月”系列主题班会;加强与《德育报》战略合作,组织进行《追忆流金岁月·寻找身边感动》征文活动,提高班主任教育叙事能力;积极组织推选优秀班主任老师加各级各类比赛及荣誉评选,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扶贫、王珂、杨殿阁等老师参加新乡市第六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扶贫获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于永新获得新乡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荣誉称号。

  (二)助力优秀教师快速成长

学校积极组织老师参加省市优质课比赛和各类先进评选活动,托举优秀教师不断成长,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杨会兰、冯昊玥、赵雨思、任佳、张诗雨、董卉、孙新等获2022年河南省普通中小学、幼儿教育优质课教学评选一等奖。张杏丽、王改、王清兰等25位老师获得2022年度新乡市普通中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尚华、师辰波、郭瑞获健康教育优质课一等奖;王慧、郭瑞荣获得第七届新乡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马建梅、许豪杰等10位老师获新乡市2023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一等奖;陈冉冉老师新乡市第三届教研信息化融合创新应用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吕志强、王娅楠、李青春、郑娟老师获新乡市中小学自制教具一等奖;张齐如、李自起、刘彦丽、南明丽、杨会兰、刘俊娟老师获得“新乡市教育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柴俊强老师荣获“新乡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海鹏、高国辉老师获得省优秀电视节目一等奖;刘峰、游乃宁、王明豪、付月从、高娜娜老师获“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荣誉称号;边秀芳、翟薇、尹芝等17人获得“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宁长兴老师获得“中原名师”荣誉称号;牛风荣、宁长兴老师通过正高级教师评审......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孕育新力量。新的学年,全体一中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创一流,争第一,努力办好新乡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为建设幸福新乡、教育强市贡献一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