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法治创建为抓手
探索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凤泉实践”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中共凤泉区委书记、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主任杨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近年来,凤泉区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基础性工作,紧紧围绕基层法治创建,充分发挥示范点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着力构建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为建设“五彩凤凰山、生态凤泉城”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目前全区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其中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市级以上法治乡镇2个,其中省级法治乡镇1个。在2022年度法治新乡建设考核中,凤泉区荣获优秀等次。

强化党建引领

夯实基层法治创建基础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凤泉区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将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纳入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考核范围,建立区、乡、村三级基层民主法治创建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乡镇引导、村(居)主导作用,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夯实法治创建工作的组织保障。成立了以村“两委”班子为主要成员的法治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民主监督平台,建立健全以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以及“四议两公开”等村组织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党员联户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健全“党委—区域—联户党员—群众”四级工作联动体系,创新“四色”工作法,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倾,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升级版”。

弘扬法治精神

浓厚基层法治创建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凤泉区始终坚持把法治阵地建设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地把法治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一村一特色亮点”。潞王坟乡五陵村在全区率先建立村级法治文化广场,打造民法典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一条街、道德文化墙、法治课堂等法治文化阵地,打造具有五陵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耿黄镇西张门村建设集花卉观赏、休闲漫步、法治文化于一体的“花园式法治主题游园”,将法治文化理念与美丽乡村理念有机融合,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此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法治图书角和法治讲堂,推广“菜单式+订单式”普法模式,让法治力量深入人心。

坚持德法并重

厚植基层法治创建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凤泉区始终坚持把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有效抓手,注重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一方面,聚焦基层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借鉴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建立村(社区)“评理说事”工作机制,用“评理”开展法治层面教育,以“说事”进行德治层面教化,让群众既“顺了心气”,也“解了难题”。另一方面,注重把法治宣传教育与志愿服务有效结合,利用全国首家农村“时间银行”,打造“时间银行”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平台,成立法治宣传志愿服务队,通过“存储时间、随需使用”的模式,让志愿服务不断“增值”、法治教育久久为功。

勇于创新实践

打造基层法治创建集群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法治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在法治领域的时代精华。凤泉区充分利用区域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交通优势,以境内7.7公里的“南水北调渠”为主线,以民主法治示范创建为带动,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五陵村、“省级法治乡镇”潞王坟乡、

  “红色教育基地”愚公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王陵、“国家级地质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等法治文化板块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探索打造具有凤泉特色的法治文化体验线路,形成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全区南水北调沿线8个行政村中,创建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砥砺新作为。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凤泉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基层法治创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凤泉,奋力实现“五彩凤凰山、生态凤泉城”建设目标,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