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把握思想源流
真正把看家本领学到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崔学军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两个结合”以及“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流,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多领域发展环境严重阻塞情况下实现中国长期稳定和创造经济奇迹的根本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把“全在于运用”的学习目的落实到底,就要真正把看家本领学到手。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百年建党实践伟业的源头活水,其基本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质。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人民大众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基础的观点,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价值规律的基本观点,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的不断历史飞跃中,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源头活水。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础依据,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要求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解放锻造的理论武器,一经诞生便呈现出真理的力量、道义的力量、政治的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诠释了对我党坚定的信仰、追求的价值、力量的源泉、捍卫的真理的生动写照。100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重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教育命题的应有之义。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生命和生机活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流。坚持和运用“两个结合”,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动力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揭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科学理解把握“两个结合”,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源结合”,直接产生了加快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的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流结合”。须知,“流结合”是“源结合”的深化拓展,“源结合”是“流结合”的实践基础;“两个结合”是“源流结合”,是对“源结合”的传承弘扬、精进向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提供了实践基础,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源流。“两个结合”相互贯通,互为依存、互为方法和路径。“源结合”本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流结合”本质上是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实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诞生于19世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掌握群众,转变为改造现实世界的物质力量,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实现“源结合”的根本保障在于它坚持了“流结合”,即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沃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中华文明的浸染中不断绽放真理光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它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中国人价值判断的内在标尺和行为选择的重要准则。“两个结合”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坚持“两个结合”,创立和形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党就能够制定出切实符合国情、科学扎根本土、真正深得人心的路线方针政策。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的根本捷径和有效方法。坚持和运用“六个必须坚持”,是掌握使用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的思想武器。

  “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根本性的基本点,必须始终牢记做到思行统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一切以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要求从历史已经证明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铁的事实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始终把自信自立融入民族精神,成为民族之魂。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求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同时要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传承好创新精神,为民族复兴发展添砖加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求勇于回答并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坚持结果、目标导向,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把事物的普遍联系放在整个系统中加以通盘考虑和研究,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要求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立足中国又胸怀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力量。“六个必须坚持”是环环相扣、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贯通构建起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体系,遵循从“立场”到“观点”再到“方法”的逻辑链接,构成了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思想体系。只有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要义和理论逻辑,才能深刻理解把握思想,确保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站得高、看得深、把得准、办得好。“六个必须坚持”作为内在统一、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深邃的理论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求。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