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吉莉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洗涤与沉淀,不仅没有褪色,反而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鲜艳的底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强调要将传统文化复兴落到实处,促进文化繁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高等院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将高校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融合,实现传承能力构建与实践文化传承的有效衔接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高校可以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能力培育与“立德树人”相结合,进一步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扩大文化传承效果,达到传承中华文脉、构筑精神高地、稳定意识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效。

  一、结合德育元素,奠定现实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独立却又协调统一,二者虽有本质差异,但又可以相互借力,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基础。

  对于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土壤、是载体、是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其中的人文情怀、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风俗民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辉煌的传统文艺作品为后辈留下了传世珍宝;深厚的人文内涵与道德伦理影响着后辈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源源不断的育人资源。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及传承发展的切入点、支撑点、着力点、落脚点都在于“树人”。

  以河南师范大学的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实验班为例,该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教育缺乏基础教育人才这一短板,旨在打造一支心系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前途命运、肩负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使命、具备光大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过硬本领的音乐教师队伍,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实验班的创办,不仅能提升音乐师范生的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能力,也进一步坚定和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应有之意,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师范生的实践之需,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关键举措。从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实验班开办之前的谋划,到开班仪式的举办,再到具体教学实践,河南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实验班始终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该班的创立,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立足点,是建立中国音乐话语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立德树人”相渗透,对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能力的培养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搭建传承机制,完善互动转换

  文化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瑰宝传承了五千多年,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文化传承并非简单地从上到下、由左及右的线性传递,而是诸多影响因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想在高校教育中实现各环节、各要素的协同联动,最终形成协同优化的整体效应,需要构建三个互动机制。

  1.传承主体的互动转换机制。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包含上一代向下一代的权威传承,也包括下一代对再下一代的文化反哺传承,还包含传承过程中评价、反馈形成的互动传承模式。如马克思所说,“教育者首先是受教育者”。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对师范专业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以及自身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备师范生的基本技能,而且还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

  2.传承内容的互动融合机制。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客观性的结构梳理和系统性的功能分析,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局性把握的基础上筛选出若干适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需求的优秀文化元素,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南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实验班就在一定程度上对该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初步尝试与探索。河南师范大学具有扎根中原大地,教育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学术根基,但对河南本土传统音乐的系统化、整体化教育却相对薄弱,在此背景下,以河南师范大学两位特聘教授赵塔里木与赵为民为牵头人,为我省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量身打造”的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实验班,不仅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切实满足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需求。

  3.传承媒介的互动创新机制。

  需要全面认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高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建设高校教育体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文化生态系统,确立兼具综合性、创造性、开放式的教育改革思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构建具有一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传承路径。例如,河南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实验班的课程体系框架,就是在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基础上,融入以传统音乐理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内容为核心的校本课程,采用双重主线(专业技能类和传统文化类)的运行机制,丰富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竞争能力和胜任能力。

  三、扩大传承效果,彰显文化自信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高校教育将以结果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重点,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新时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参与。高校可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纳入必修课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中,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专业培养的衔接点,推进专业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同向同行。授课教师可尝试采用艺术化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多维度、多版块打造“点、线、面、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全新生机,同时也极大地激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除此之外,大学生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发组织、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等表达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正面浓郁的情感表达,也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对文化情感归属的认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必将使他们从意识深处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在面临多元文化产品的抉择时,青年群体更愿意选择能为自己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以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种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了我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文化上的自我肯定和自豪的气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不仅可以为培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丰富的养分资源,而且能使我们更有底气、更有自信地与世界文化进行互相交流和借鉴。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才能不断守正创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