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国语小学

《梦想启航的地方》校歌创作说明

2025年04月30日

图为市外国语小学校歌词谱

扫一扫,观看视频

开栏的话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新乡日报社与市教育局联合推出“红心向党 歌声润魂”“中小学校歌+红歌文化展演”活动。这里,既是新乡校园文化风采的展示窗口,更是青少年用歌声礼赞时代、激扬青春的舞台。

  校歌,承载着学校的文脉与理念;红歌,激荡着民族的记忆与荣光。当青春之声与红色旋律交汇,当校园情怀与时代精神共鸣,我们将在音符中触摸历史的温度,在旋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太行山麓到卫水之滨,新乡学子将以赤子之心唱响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用嘹亮歌声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即日起,《歌声嘹亮》栏目将陆续推出全市中小学校优秀作品,邀您共同聆听教育强音,感受信仰传承,见证红色基因在牧野大地的生动绽放。

  市外国语小学校歌《梦想启航的地方》以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学校鲜明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引领学校发展全局,其创作背景可从以下维度阐释:

  一、素质教育与多元化发展的教育定位

  歌词中“采一束星光”“借一双翅膀”的意象群,以“多彩校园”呼应多元化课程体系。通过“十佳少年”“五星评创”等具象表达,体现学校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彰显素质教育导向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二、构建师生共生的教育生态

  “红烛点亮”“彩笔耕耘”以传统教育意象礼赞教师群体的奉献精神,而“汗水浇灌”“桃李芬芳”则通过师生互动的动态叙事,暗喻学校倡导的“教学相长”理念。特别是以“文明之花校园绽放”结尾,体现学校打造六条德育长廊,统筹布置校园文化环境,凸显学校将文明校园建设与德育浸润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三、地域文脉与时代精神的交融

  作为新乡市基础教育窗口学校,歌词中将“奋进的外小”作为精神符号,既延续中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地域基因,又通过“乘风破浪势不可挡”等新时代语境表达,展现学校在课程改革、教育创新中的先锋姿态,形成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校史叙事。

四、童年叙事与诗意成长的表达创新

  全篇以“金色童年”为情感基调,通过“小树换装校园”“鸟儿歌唱四季”等童趣意象,构建符合儿童认知的诗意成长体系。而“梦想启航”的核心命题,则通过“星光—翅膀—风浪”的意象流变,形成从启蒙到奋进的完整成长隐喻链,实现校歌作为“精神图腾”的激励功能。

  该作品既是学校文化的精神凝练,也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市外国语小学对育人本质的深度思考与艺术化呈现。

(毛红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