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艳
近年来,数智技术正在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深刻影响。数智技术是由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这七大关键技术共同构成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数智时代,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义。然而,当前的思政教育面临以下难点:一是时代在变化,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会接触到各种言论,极易被一些歪风邪气所影响。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教师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协同育人理念的深化则能提供真实鲜活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因此,将数智化技术融入协同育人过程具有必要性。文章通过分析如何使用数智化技术来改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成果,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策略参考,助力社会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一、构建全域思政教育资源池
在以往的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接触的资源有限,数智化技术的介入可以将不同平台散落的思政资源整合化和数字化。教师只需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找到匹配的内容,备课效率大大提升;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或者老师布置的任务随时调取需要的学习资料,概而言之,数智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师生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同时,数智技术的赋能还需要构建全方位、多领域的思政教育“资源池”,做到“池水”定期更新。政府、企业、博物馆等都可以作为协同育人的“资源池”。其中,政府应起到带头作用,提供政策引导;企业可分享一些行业里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看到思政课和现实工作的联系;地方上的红色纪念馆可以把他们的展览做成数字版本放进“资源池”。学校应对这些资源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这些内容既符合教育要求,又贴近学生生活。资源池不只是存储资源的仓库,还能支持不同的学习需要。对于教师而言,其备课的时候可直接在池子里发起协作邀请,不同学校的教师组队设计教案,以优化备课效率;从学生角度来看,其在学完一节理论课后可在池子里找到对应的实践任务,从而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企业员工下班后登录平台,可以给学生的实践作业写点评,让学生了解职场里的价值观选择,从而推动思政教育变革,提升教育效能。
二、打造虚实融合的沉浸式课堂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听老师讲解并记忆关键理论,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数智化技术应用于思政课堂后,抽象的理论可以转变为生动的视频,学生戴上VR眼镜就能走进课本描绘的场景,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历史,学习趣味性显著提升,学习积极性也随之增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每个人的反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从而让其不知不觉中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数智化技术还为学生预习新课提供了支持,学生只需要使用手机扫描课本二维码就能召唤虚拟助教,提出自己在预习中的疑问,虚拟助教可快速给出回答,并生成知识图解。所有虚拟体验都能留下数据痕迹,可帮助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价值观塑造上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校—企—社育人责任网络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需要企业的支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知识经验的积累。具体合作中,科技公司可开放人工智能实验室,让学生在调试算法的过程中讨论隐私保护、算法歧视这些伦理问题,讨论结束后,学生给出自己的回答以及解决方案;科技公司人员对学生给出的方案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应的指导。为提高合作效率,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参与育人的企业可享减税政策,社区组织则能获得一定的补贴,从而提升其参与积极性。此外,企业还应派技术骨干到学校当兼职导师,每周抽两小时带学生开展项目,学生可从中积累经验;社区干部参与设计实践课,把垃圾分类、邻里调解这些琐事变成教学案例;学校方则需要告知企业学生喜欢的价值观传递方式。对于合作中的摩擦,可组建调解小组,针对企业、社区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和谐共处,培养更多具有正确价值观以及专业能力强的人才,这对于各方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建立数据驱动的精准反馈机制
过去,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依据主要为期末交篇论文以及考试,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情况,同时也难以真实衡量其思想观念的变化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大数据技术可通过对学生行为数据的分析,评估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以及践行程度。通过采集学生在课堂互动、线上学习平台讨论、校园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打卡等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情感分析技术,教师将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思想波动,进行个性化引导,同时也能为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真正推动思政教育从“分数导向”转向“知行合一”。
结语
数智时代的发展如滚滚浪潮,深刻地重塑了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生态。这一变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随着数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关注数智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数智素养,以更好地应对数智时代对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提出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数智化转型,推动社会实现数智化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