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走在中原农谷核心区的麦田间,可以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群众从田这头走到田那头,时不时拨开麦苗查看田间灌溉情况。
“当前,小麦已陆续进入扬花期,由于降水少、温度高,部分田块已表现出墒情不足。技术专家会经常性地来指导我们,走进地块查看墒情、苗情,指导科学浇灌。针对现阶段赤霉病发生风险较高的情况,他们特别提醒我们不要喷灌,这个提醒非常及时,避免了后期病害加重。”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种粮大户激动地说。
科技服务到田头,精准指导解民忧。区农业农村局组建“抗旱浇麦服务指导组”,抽调20余名骨干,深入乡镇采取“分片包干+精准施策”模式,指导群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查墒情苗情、查病虫害,科学开展浇灌、适时防治病虫害。截至目前,开展田间地头技术指导服务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培训群众 1000余人次,人员到村、培训到户、指导到田,为抗旱保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设施“拉网式”体检,保障灌溉“生命源”。成立灌排设施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专班,压紧压实乡村“一长两员”管护主体责任,将巡查整治关口前移,在灌溉高峰前提早部署灌排设施排查工作,逐地块检查机电井口是否裸露、抽水管道能否正常使用、井内有无杂物等情况,确保每眼机井都能达到“井出水、电连通、能灌溉”。同时,积极协调灌排公司安排技术力量保障问题机井整改工作,确保设施设备高效运行,全力保障小麦灌溉需要。截至目前,共排查机井1010眼,发现问题26个并全部整改到位。
党群联动聚合力,全民抗旱保丰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结对帮扶,通过村广播、微信服务群等渠道,组织动员群众开展抗旱浇麦。建立农业农村、林水、电力、气象、应急、乡镇等多部门联动的协调会商机制,统筹气象预报、灾害应对、设施保障、水源调配等各项工作,全力抗旱保夏粮丰产丰收。
据了解,平原示范区已累计完成灌水58万亩次,有效缓解了干旱的不利影响。
下一步,平原示范区将持续关注气象和土壤墒情,强化服务指导和设备保障,指导群众适时做好小麦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全力夯实夏粮丰产丰收基础。 (郑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