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彩礼“受限”礼轻情意更重

2025年04月19日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实习生 傅钰雅

  日前公示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上,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成功入选。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既是刘庵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的结晶,更是该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生动写照。

  刘庵村是黄河岸边的“书香村”“长寿村”,全村152户762人。其地理位置特殊,是郑州通过黄河公路大桥进入我市的“桥头堡”。

  “中央号召倡文明,人民群众齐响应;党员干部当表率,移风易俗先行动;文明乡风入人心,厉行节俭当楷模;婚丧嫁娶反浪费,请找红白理事会......”近日,伴随着移风易俗七字歌的歌声,豫北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刘庵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教育活动。

  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刘庵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多样的方法、创新的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两年前,村民张某的父亲去世,关于如何办理后事出现两种对立意见:一种认为“入土为安”,应行土葬;另一种则主张响应火化号召,紧跟时代。

  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张厚山等人上门沟通,讲解移风易俗的益处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最终,张某将父亲火化后安葬。丧事期间,张家以一锅烩菜招待来宾,香烟每盒10元,一箱白酒仅用了两瓶,吃喝总花费不超过3000元。

  张厚山回忆,过去村里白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盛行:香烟越抽越高档,白酒越喝越昂贵,每桌20余道菜,吃喝花费两三万元是常事。“人前风光,人后凄凉,债务自己背,家庭闹饥荒”。

  为破除陈规陋习,刘庵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约五会”制度(“一约”即村规民约,“五会”包括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孝善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为村民办理红白事提供规范服务,对酒席桌数、随礼金额、办事流程等均有详细规定。

  如今,“一碗烩菜办丧事”已成为全村共识,白事简办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大家更愿意把精力和金钱投入到产业发展上,在致富路上你追我赶,被认为是更有面子的事儿。

  白事简办,红事也从简。村民李昂与毛心语的婚礼总花费仅1万多元,双方家庭均感满意。近年来,刘庵村彩礼数额持续下降。一位年长村民说:“现在村里彩礼不超过5万元,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创造,靠父母能靠多久?”

  目前,刘庵村实行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红白事报告备案制,形成“事前宣传引导、事中跟踪服务、事后监督备案”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全员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移风易俗格局,文明新风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