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基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立足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的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的价值理念与思想准则,也是我国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美好愿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抽象的价值取向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构成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真正构建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宣传教育工作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需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内涵与价值意蕴,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与理论讲解,让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从而自觉接受其熏陶引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文明建设工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其一,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开展社会治理工作的关键力量,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使命,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深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透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核心内涵,建立起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深刻认同与理想追求。在工作生活中始终贯彻落实党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至上的宗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与价值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并以此为准则,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为人民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与思想楷模,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人们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助力文明社会建设。其二,针对基层民众开展宣传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解读,用生动形象的人物案例、图片视频来代替枯燥晦涩的文字理论,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唤起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例如,借助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感人故事,形成良好的感染力与感召力,吸引人们学习其道德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层面的思想理念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宣传片,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演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社会风貌,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植于人们头脑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使创建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文明和谐,促使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文明城市、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主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准则,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有序形成。其一,文明城市创建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利用社区宣传栏、建筑围挡等载体张贴相关宣传标语,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功能,在本地卫视黄金时段、主打频道每天循环播放公益广告,全方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市民公约”“社区公约”教育实践活动,由志愿者向居民群众讲解市民公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其自觉遵守文明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工作生活习惯,争做文明公民;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从中提炼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内涵,并将其落实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如以先辈的诚信美德为基础确立全市“诚信日”,倡导全体市民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优良美德。其二,文明家庭创建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融入,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评选活动,鼓励全市人民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参与,树立一批家风正、家教严、家庭和睦的先进典型,并且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报道文明家庭创建情况,对于其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与模范人物进行广泛的宣传表彰,使得人们充分理解文明家庭创建的重要意义和带动作用,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以良好的家风支撑好的社会风气。同时,面向全市征集市民身边的家风故事、家风文章,组织领导干部、社区居民开展座谈会,互相交流文明家庭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倡导家庭成员讲文明话、做文明人、建文明家。其三,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青年学生开展持续深厚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与良好的道德素养,成长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涵养的新时代青年。一方面,学校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思政课、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讲解其内在含义、价值理念及其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引导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严格遵守个人私德。另一方面,学校应重视校园这一文化主阵地,在校园内广泛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海报和文明标语,借助校园广播定期播报校园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并组织相关表彰活动,还可以利用好重大节日这一教育时机,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与文明素养,共同创设良好的校园文明风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制度建设
规范有序的制度体系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持续高效建设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转化为切实的文明行为。一方面,精神文明制度建设可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团体等为单位,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行为要求,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市民公约、家庭准则、学生守则、团体规章等,将人们工作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等写入具体的制度章程中。另一方面,建立灵活多元的奖惩机制,每周、每月选举优秀的精神文明标兵,对其进行表彰宣传。针对危害人民利益、损害国家形象的失德失范行为建立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机制,以提升人们制度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基本的精神文明制度规范。
综上所述,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密切相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细化深化,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久久为功,从思想教育工作入手,先让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从而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促进作用,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更加主动地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然后立足城市、家庭、校园三大层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人们遵守文明规范、养成文明习惯,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更好地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烟草专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