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红旗区洪门镇纪委坚持“案结事了”原则,从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和重复信访化解,抓好纪检信访稳控工作。
一是压实责任,一抓到底。洪门镇纪委把重复信访案件化解工作作为每周工作例会的首要内容,始终坚持做到“五个明确”,实行“一个重复信访案件、一名责任人、一个化解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要求责任人亲自参与、亲自推进、亲自解决,定期分析研判重复信访案件进展情况。同时,经常性主动与信访人沟通,签订纪检监察信访双向承诺书,做到问题不解决,责任不换人,确保“息诉罢访”“案结事了”。
二是找准症结,把握“心理”。洪门镇是全市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信访问题持续不断出现。囿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人员较少,洪门镇纪委积极转变“被动”信访局面,既重视重复信访举报的“老问题”,又紧盯新“信访问题”出现的苗头,树立减存量遏增量的工作思路,变“上”访为“下”访。对重复信访群众存在的“信访不信法”及“对少数干部心怀私愤”“断章取义、利益至上”等心理进行综合分析,依托乡镇大信访来开展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要求每个包村、包社区干部要深入到村、社区,召开信访问题个案专题分析会。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和突出社会治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对辖区内不稳定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进一步夯实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稳控基础工作。
三是厘清诉求,讲清“道理”。请专家和“能人”讲理。抽调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善于把握上访人心理脉搏的“专家型”同志和社会律师,组成“会诊攻坚”小组,本着“吃透案情,摸清诉求,把脉会诊,对症下药”的原则,在分析现实形势、找准问题症结的基础上,逐案进行研讨会诊,逐案拿出处理意见,逐案进行交办督办,逐案措施落实到位,力争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同时,动员信访人的同学、朋友、亲戚还有“老家长”等各种社会关系积极参与,利用并调动一切对化解矛盾有利的因素,多渠道、多形式做信访人的工作,感化信访人。用群众语言讲理。在工作中尽量避免使用生涩的法言法语和“官话”、套话,善于将上级政策和法律术语转化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拉近与上访人的距离,让群众听得懂、听得明、乐意听。结合群众身边具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案情,以案析理,以案释法,剖析根源,举一反三,真诚交流,达到统一思想、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是坚持“法理”,兼顾“情理”。对一些重复信访举报群众在法律认识上的误区,洪门镇纪委工作人员摒弃上访人就是闹事人的心理,把上访群众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去解决,把他们当朋友、亲人,析法明理,努力争取信访人的理解和认同,让上访群众感受到真情实意,从而消除心中的“怨气”,化解心中过不去的坎。但对个别信访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妄想通过信访制度来达到自身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坚决拒绝,坚守法律政策底线,不做触碰底线的让步;向其严明诬告陷害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讲清非正常上访涉嫌违法犯罪的危害和对自身以及亲属的影响,彻底断绝其不合理利益诉求的念头。在维护信访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切实保障了正常的信访秩序。 (刘振伟 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