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超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岁月长河中,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各种困难,在困难面前,齐心协力、理性应对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我市市级文明家庭王成营家,丈夫身患疾病,妻子倾心照顾,子女孝顺有加,一家人团结一心,常以志愿服务回报社会,展现了新时代家庭的风采。
因为身体原因,今年62岁的老军人王成营常年需要在省荣军医院治疗。20世纪70年代,王成营满怀着爱国热情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枪林弹雨中,他被敌方弹片击中,身负重伤。经过抢救,命虽保住了,但伤情却影响了他的一生。
“一开始根本就不能动,只能躺在床上。”王成营回忆说,当时觉得可能一辈子都难以生活自理了,对自己的未来很是迷茫和担忧。没想到,爱人李玉娥的出现解决了他的难题和顾虑。
“需要管一辈子啊,你图个啥?”面对身边人的好心劝解,李玉娥坚决地说:“我敬佩他。”只因王成营为国挺身而出,只因王成营把国家利益视为生命的意义,只因王成营义无反顾地守护着大家的一切。“此生,由我来照顾他。”李玉娥的一句承诺改变了王成营以后的生活。
你若不离,我必不弃。从此,李玉娥独自扛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一次次,王成营渴望能为妻子分担家务,但自身的状况又使他无能为力。李玉娥对此非常体谅,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作为国家的功臣,王成营所有的医疗费都全额报销。为了帮助国家减少负担,他努力锻炼,希望通过锻炼来增强体质,以减少对医疗的依赖,从而减轻国家的负担。王成营说:“保家卫国是对国家作贡献,现在照顾好自己也是为国家作贡献。”相对于当年重伤卧床的身体状况,如今王成营的身体状况有了极大改善,这期间的辛苦付出,只有王成营及家人明白。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王成营对祖国赤诚的心从未改变,同样,国家也始终不会忘记军人对国家的奉献。“国家对我们的照顾特别周到。”王成营说,他要用自己平凡的爱去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多年来,王成营夫妇经常给子女讲述历史,提醒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努力干事创业,要有奉献精神,要想着时刻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在王成营夫妇的熏陶下,他们的子女也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他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把爱和责任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