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书武
封丘县是黄河流经新乡辖区河段最长的县。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为封丘县打上深深的烙印,看着这个千年古县在新时代发展县域经济中如何奋发有为。
去年,封丘县整体脱贫,与其他县比起来,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也需要更大的发展动力。
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自身实际,封丘县委提出“五抓”,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抓手,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腾飞。
何为“五抓”?抓解放思想,促理念转变;抓开放创新,促产业转型;抓特色经济,促绿色发展;抓关键环节,促城乡融合;抓深化改革,促活力迸发。“五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层层推进的生态闭环。
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发展县域经济,产业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封丘县产业基础薄弱,这些年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并初见成效。如何久久为功?封丘县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产业立县、产业强县,立支柱、举龙头、铸品牌、强载体。
把产业集聚区、环卫(起重)园区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封丘县产业集聚区聚焦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环卫(起重)园区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子,加快建设百亿园区的步伐。
培育大企业(集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封丘县全力支持河南玉兰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化发展,逐步将石墨烯产业园打造成为百亿级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依托洋荣服饰,引进一批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企业项目,打造豫北地区最大的智能服饰加工基地。通过洋荣服饰年产600万条西裤生产改造项目等15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
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围绕“城乡融合、三产融合、三生融合、六链融合、价值融合、四园融合”,推动形成城乡互动、良性循环、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
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动能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县域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审批服务最优。有序推进产业聚集区改革,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稳妥推进撤乡设镇、村居撤并。全面扩大开放,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时间成本,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兴业。破解发展难题,深入研究“人、钱、地”等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全力破解人才紧缺难题、资金难题、土地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