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因位于古蒲城北,也叫北杏坛。这个杏坛,原来是一座高出地面十余米的土岗,土皆赤色。春秋时期,孔圣人带弟子在岗上讲过学,土岗被说成了圣人讲学的讲坛。在曲阜孔子故里,他讲学的地方被称为杏坛,人们也就把这里称作杏坛。
这个杏坛,位于长垣市蒲东街道学堂岗村东头,现在仍比周围高出不少。而今杏坛地址仍存,孔圣人讲学之事仍存,杏坛之名仍存,并留下了蒲城四致八景头一景:杏坛琴韵。
杏坛上原有圣庙,始建于汉代。后人为纪念孔子在这里与四弟子言志讲学,专门盖了一间坐北朝南的小庙,人称孔庙。后来由于孔子学说的影响,儒家学派的扩大,不断出现了尊孔读经热潮,历代官民对这处孔庙不断加以维修扩建。到了明万历年间,这处孔庙规模雄伟,气势磅礴,成了一片古代建筑群,被称作圣庙。整个圣庙共分四个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其左右布局基本上作对称式排列。圣庙的头道门为三间三级台阶山门。进了山门,就是圣庙的第一进庭院。在这进院子里,没有什么建筑,只有一座石木相间的牌坊,矗立在院子中央。
穿过第一道腰门,进了第二个庭院,这里是圣庙的主体部分。甬路两旁,有四通盘龙贯顶、乌龟驾驭的石碑,名为透影碑,高丈余,加之碑楼护卫,顶天而立。正面五间宏大的宫殿式建筑,就是重檐飞脊、黄瓦盖顶、群兽相依、形象各异圣殿。廊下金钟、木铎分悬两侧,加之红墙花窗光彩夺目,雕梁画柱金碧辉煌。步入殿内,令人肃然起敬。正面置一雕刻贴金的巨龛,孔子的金面盘膝弹琴坐像,安放其中,素有“圣人琴自来鸣”之说。神龛前的香案上置一木牌,上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之位”。神龛左右有子路、颜回、冉有、公西华四大弟子塑像相陪,这叫侍座,也叫四配。过去,每年三月十一日,四面八方的学生云集于此,举行祭孔仪式。每当举行祭孔仪式时,整个大殿里鼓乐齐鸣,香烟燎绕,呈现出一派尊孔、崇孔的炽烈气氛,给孔子平添了几多尊严。
过了大殿,进入第三进院落,环视四周,碑碣如林,古柏参天,芳草铺地,正中挺立着四檐四脊、飞角十二柱的八卦亭。站在八卦亭内,仰视亭顶,亭顶是用八根檀条,照八卦图案扣制而成,故而得名八卦亭。此亭乃是四方贤达、文人绅士每年清明祭孔云集之处。八卦亭两侧,各有一个响亭,这是每逢祭孔时,乐队击鼓奏乐的地方。杏坛亭在八卦亭的前边、大殿的后边。碑亭虽小,但价值很高,正面写着二尺见方的“杏坛”二字,背面刻着圣庙的四至,记载着圣庙的一切财产。20世纪60年代,碑亭被毁,残碑不知去向。
1984年,碑亭的残碑被文化馆追查找回,移嵌于八卦亭之北门面,“杏坛”二字又重见天日。八卦亭后边,有一道小门,过了这道小门,就进了第四个庭院。这进院子正面,有一幢明三暗五的建筑,是后人在这里办学讲经的学堂。屋内没有什么摆设,只见大小石刻排列于四壁之上,上面的行文,大都是历代文武官员、名人学者,瞻仰孔庙时留下的赞言诗语。
整个庙宇,包括四进院落,统由冠以花顶的红色垣墙围护着,留有东西华门,形成一个庄严可尊的整体。昔时孔庙犹如天上宫殿,现仅存留几幢碑刻和一杏坛古亭,旁有善士崔勤然捐资雕刻的孔子与四弟子言志群像。
(地名故事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