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守护散装食品安全

2025年04月16日

  本报讯  日前,辉县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食品药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中发现,辖区部分超市散装食品区域存在标识不清、防尘防蝇设施不完善等不规范情况,一些散装糕点、坚果的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模糊难辨,配料表、保质期信息缺失,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立案摸排调查后,发现上述商超违规经营行为持续存在,消费者健康权长期处于风险状态,随即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辖区内商超销售的散装食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开展监督检查,并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及时解决关乎民生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接到检察建议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并立行立改,召开食品销售单位销售散装食品整治工作推进会,对辖区内122家食品销售单位进行全面排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4人次,发现食品标签不规范、“三防”设施问题8个。对排查出的问题,责成违规商超限期整改,督促销售单位自查整改,确保散装食品在储存、销售等环节合法规范。

  近日,辉县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对商超散装食品规范治理效果开展跟进监督,前往辖区部分销售散装食品的超市(如图),对相关部门检察建议落实整改情况进行实地回访。

  经过对数家中大型商超内散装食品的标签及来源、直接入口散装食品容器包装、从业人员健康证明、进货查验制度落实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散装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标签不合要求的问题得到了明显改进,完善了散装食品标签内容及样式,标签上补齐了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必要信息,散装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食品安全关乎百姓健康,牵系民生福祉。从线上外卖质量到线下散装食品标签规范,从饮用水水质安全到餐桌上的方方面面,食品安全公益诉讼监督没有“休止符”。下一步,辉县市人民检察院将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食品安全保护,高质效办好食品药品领域案件,为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保驾护航。

(裴晓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