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锐团队”大数据经验交流会
检察官对涉案企业回访
检察官带领小朋友在小荷工作室观看普法宣传
视频
夏兴宇 文/图
在法治建设的壮阔征程中,原阳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勇毅前行。2024年作为巩固提升年,该院紧紧围绕市检察院党组和原阳县委的战略部署,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行动指南,在各项检察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区域发展与法治建设贡献了坚实力量。
2024年,原阳县检察院共办理各类案件2045件。其中,7起案件凭借出色的办理质量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例,5名检察人员也因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获得市级以上表彰表扬。
砥砺深耕成果斐然展担当
服务大局展担当。围绕中原农谷建设打造“神农卫”品牌,推动修订《地理标志产品“原阳大米”标准》,助力打造种业高地、农科“芯”城。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办理的王某某骗取贷款案,准确界定民刑界限,依法开展立案监督,同时做好后半篇文章,帮助担保企业免除500万元担保责任,助推重回经营正轨。每年撰写一篇《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及预防对策分析报告》,推动源头保护、标本兼治。监督质效持续向好。用好涉企“挂案”清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准确把握立案追诉标准,监督公安机关撤销涉企案件3件,减轻企业诉累。与公安机关会签规范性文件2份,实现“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同步发力,提升刑事执行监督整体效能。队伍建设做优做强。实施“原检青锐”人才培养计划,打造“青锐团队”,院领导和业务骨干担任指导老师,定目标、交任务、压担子,通过运用数字模型、培育典型案例、参加技能竞赛等方式锻炼培养青年干警,激励担当作为,推进争先创优。进入全国数字模型应用推广前100强,1个集体、1名个人年度表现突出受到省检察院表扬。精准施策筑牢司法公正防线
紧盯办案质效不松劲,抓业务、促提升。始终坚持理念先进、办案精细、质效提升、案例出彩,为全市检察工作“争先进、创一流”贡献更多原阳力量。一是强化案件管理。推进案件流程监控,用好提示函、督办函、晾晒台、督察通报“两函一台一通报”工作机制,加强办案环节预警提示,及时纠正程序瑕疵问题。完善“日查+周审+半月通报”制度,确保案卡填录正确率,提高业务数据管理。在一年来有效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及司法会商作用,发挥信息共享、协作交流作用,加强深层次监督。加大繁简分流力度,通过繁案精办、简案快办和专业化办案,提升办案质效。二是强化质量管理。在日常部门核查和案管部门评查的基础上,明确由一名员额检察官担任专职案件“质检员”,每月从业务应用系统筛选出一定比例已办结的各类案件进行复查,将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公开听证、检察建议、释法说理等纳入复查重点,找出问题、制作清单、形成“错题集”,力求发现一批问题、杜绝一批问题。与外地先进基层院结成共建单位,开展案件质量交叉互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用好数智画像系统,围绕员额检察官办案时长、审结率等对案件办理效率、效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强化业务质效分析。以上级院印发的《办案质效分析报告》为指引,紧盯上级院关注的影响办案质效的问题,定期召开业务分析会。持续完善“三个结构比”,推动案件办理高质效。针对辖区内多发案件进行梳理归纳,及时形成专项分析报告,制发高质量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当好党委、政府的法治助手。
多维发力护航发展暖民心
围绕服务大局不动摇,强保障、显特色。聚焦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把检察工作放到大局中谋划推进,深耕细作主责主业,深化内外协作配合,努力在法治轨道上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守护民生。
一是全力服务保障中原农谷建设。用好研发的“中原农谷环资保护模型”,丰富扩展模型内容,在黄河生态资源保护、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履行检察职能,实现协同发力、精准护航发展。持续打造“服务中原农谷建设的神农卫检察模式”品牌,进一步丰富内涵,细化工作举措,创新方法机制,提升检察服务品质。二是多举措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同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设立刑事和解工作室,将故意伤害案、交通肇事案中未和解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建立“案—访比”质效分析管理制度,推行“三全三访”工作法,明确全部信访案件由院领导办理,原案件办理的员额检察官及助理为化解责任人,干警在全办案流程进行释法说理。案件实行“三级递进同步访”,即办案人员约访、控申部门案件回访、院领导带案下访,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是数字赋能强化法律监督。探索完善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以“DeepSeek”系统为支点,依托市检察院在工作网部署的14B蒸馏版大模型,提升工作效率。借助OCR智能扫描技术,加强对刑事、民事执行、民事裁判、涉民企和虚假诉讼类案件监督,通过对案件信息自动识别,实现电子卷宗智能分析,辅助阅卷及证据审查,强化检察监督由形式监督到实质监督。持续强化数字模型应用广度和深度,对各部门常用模型实行分类别台账式管理、常态化使用,在线索使用、类案查办上实现新提升。四是深化行刑衔接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行刑反向衔接及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规范化办理,细化反向衔接“可处罚性”的判断标准,把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与“府检联动”工作统筹,综合运用检察意见、检察建议、移交线索等方式,推动依法行政。
深耕细作锻造检察“铁军”
深入落实市检察院党组“五大工程”部署,始终把“铁军锻造”工程作为永恒主题和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打造特色工作推精品。坚持以特色品牌打造带动整体工作提档升级,以典型案例培育推动办案质效得到新提升。围绕省检察院“三张地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结合区位实际,拓展服务大局成效,展示品牌特色亮点,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升工作水平。二是依托“青锐团队”提素能。常态开展“青锐论坛”“原检课堂”“学习有声”,持续组织岗位练兵、讯问技巧演练、案例评析、庭审观摩、法律文书制作等实训活动,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着力打造更多优秀办案团队和优秀办案检察官。与高校联合搭建“专家工作室”,对疑难复杂案件开展实务研讨,合力推进专业能力建设。三是抓实科学管理强队伍。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载体,健全完善政治建设、检察业务、政务保障等管理机制,实现文明创建、机关管理、检察业务“三位一体”融合推进、整体提升。扛稳抓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狠抓“三个规定”落实,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督办机制,确保上级工作有部署,原阳检察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