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从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市中心医院5项课题成功申报2025年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这不仅标志着该院科研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更是对该院科研实力的权威认证。
一是儿童抽动障碍的非药物疗法——智能视觉驱动的正念干预系统。《智能视觉驱动的儿童抽动障碍正念干预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是儿童抽动障碍患者非药物疗法的前沿项目,该项目主持人李利苹从事儿科护理管理工作15年。
本次获批的项目创新性地发现,智能视觉驱动结合正念干预,对于儿童抽动障碍的矫正具有显著潜力。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智能视觉驱动与正念干预开展深入研究,通过构建正念干预的游戏化场景,开发个性化游戏并进行多模态数据采集,再构建深度学习网络,以实现实时分析反馈,形成闭环矫正系统,同时通过系统评估不断优化干预策略。
二是感染性疾病诊断新突破——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赋能病原微生物精准锁定。《基于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的肺炎链球菌诊断试剂开发与应用》是感染性疾病病因学精准诊断方向的前沿项目。该项目负责人王慧敏作为我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我市神经重大疾病诊疗与转化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脑卒中筛查、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及脱髓鞘性疾病检测、感染性疾病的精准检测、罕见病的基因诊断等新技术项目(如图),为相关领域疑难危重症患者的精准诊治带来了新途径。她曾主持市厅级以上多个科研立项,荣获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及市科技局多项成果奖。
本次获批的项目创新性采用CRISPR/Cas 12a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快速(2小时内)、低成本检测,在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上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相当,而操作便捷性更高。基于此技术的诊断试剂具有高效、准确、快速等优点,将促进便携式诊断工具的快速研发,对降低检测成本,满足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的迫切需求,展现出了卓越的应用潜力。
三是胃癌治疗的新曙光——CD276靶点下的CAR-NK细胞免疫疗法。《基于新靶点 CD276 的CAR-N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胃癌的应用研究》是胃癌细胞免疫疗法的前沿项目。该项目负责人沈裕厚博士作为我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带领团队主要从事肝、胆、胰、脾、胃、肠等消化道肿瘤外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并积极开展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良恶性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微创手术率达到80%以上,为该领域疑难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带去了健康的福音。
本次获批的项目创新性地发现CD276在胃癌进展中广泛参与细胞代谢重编程,癌症干细胞富集、衰老和肥胖,且与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治疗耐药性密切有关。基于此,本研究以NK细胞为基础构造全新的CD276-CAR-NK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并与第三方合作建立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检测,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了新的策略。
四是守护母婴健康的坚固防线——孕期全氟化合物(PFAS)暴露的深入研究。《孕期全氟化合物暴露对子代学习记忆影响的机制研究及干预策略》是妇产科方向的前沿项目。该项目负责人李辞妹是市中心医院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基地教学主任,带领团队致力于各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科急危重症的诊治,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本次获批项目以揭示孕期全氟化合物暴露对子代学习记忆损伤表征为研究基础,探讨孕期全氟化合物暴露致子代学习记忆损伤防治的关键技术及有效的治疗靶标,以期为制定精准化防治策略及相关靶向药物开发奠定基础。本项目可指导临床孕期暴露全氟化合物的孕产妇基于本研究成果的靶点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防止子代出现抑郁、焦虑、学习记忆损伤等认知障碍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五是宫颈癌诊断的新利器——circRNA的筛选与应用。《宫颈癌相关circRNA的筛选与应用研究》是检验与临床相结合的前沿项目。该项目负责人陈冉是市中心医院检验二科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副组长,该实验室长期进行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宫颈癌的防治要求日益提升,circRNA在宫颈癌组织、血液中表达差异明显,与宫颈癌患者病理及预后生存高度相关。本次获批项目circRNA能够参与宫颈癌的发展、侵袭、转移和抗癌物耐药等各个环节,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5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的成功获批,不仅是对市中心医院科研实力的认可,更是对该院持续推进“科技兴院”战略取得丰硕成果的充分肯定,必将激发起全院各学科科研团队创新创造的动力与活力。今后,市中心医院将继续以医疗为基础,以科研、教学为“两翼”,协同发力、创新驱动,不断夯实科研基础。
(贾欢 文/图)